bsp; 北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宁时期。
克鲁伦河畔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捷报便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回了南京紫禁城。
乾清宫内,苏宁看着铁铉呈报的详细战报,脸上并未露出过多意外之色,仿佛这一切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
“阿鲁台授首,鞑靼主力尽丧,好!铁爱卿果然未负朕望!”苏宁放下战报,眼中精光闪烁。
然而,他接下来的决定,却让前来报捷的信使和侍立的阁臣们都感到一丝意外。
“传朕旨意,”苏宁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不容置疑,“大将军铁铉,不必班师回朝。其所率十万大军,就地驻扎于胪朐河区域,择水草丰美、地势险要之处,兴建城池,定名定北城!工部即刻选派精通筑城、水利之官吏及工
匠,携带水泥、钢筋等物料北上,协助筑城!户部统筹钱粮,确保筑城大军及后续驻军供给无虞!”
“陛下,”首辅方孝孺略一沉吟,出列道,“大军久驻塞外,耗费甚巨。如今鞑靼已破,是否令铁将军携俘获凯旋,以彰武功,亦可节省开支?”
苏宁摇了摇头,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北疆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刚刚经历战火的区域。
“爱卿,击溃一支军队,与真正掌控一片土地,是两回事。”他目光扫过群臣,“草原部落,向来畏威而不怀德。我大军若退,不出数年,必有新的枭雄崛起于废墟之上,重聚部落,再成边患。历代中原王朝,于此教训深
矣!”
“而且,瓦剌一直都在猥琐发育!如今鞑靼被我大明覆灭,蒙元势力已然彻底失衡。”
接着苏宁的手指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圈,将广袤的漠南草原囊括其中:“朕要的,不是击退,而是消化!是让这片自古以来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土地,真正纳入大明的版图,行华夏之政,兴农耕工商!筑城,便是第一步!以此
城为根基,屯田、驻军、贸易、宣教化,将大明的秩序,如同这铁路、公路一般,牢牢扎根于此!”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森然:“况且,鞑靼虽灭,瓦剌犹存。马哈木等人,此前虽受朕册封,不过权宜之计,其心未必真服。如今见阿鲁台覆灭之速,其心中是惶恐,还是生出别样心思,尚未可知。”
“可是......如此消耗巨大!”
“无妨!跨江大桥即将竣工!应天到北平的铁路也在有条不紊的修建,等到应天至北平的铁路贯通,大明面临的压力也就减轻了。”
圣意已决,无人再敢异议。
旨意迅速发出,庞大的国家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工部的技术官吏、户部的钱粮物资,开始源源不断北上。
铁道部的应天北平铁路也在加班加点的修建,整个大明都像是上了发条的战争机器。
而定北城的选址,最终定在克鲁伦河与一支流交汇处的南岸。
这里地势略高,水草丰美,且有水道运输之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