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骨骼,铁路与公路是血脉,而这些机械,这电力,便是让大明这具躯体活动起来,强健起来的肌肉与神经!我们不再需要像前人那样,在黑暗中摸索数百年。朕指出
了方向,而你们,用你们的智慧与汗水,将方向变成了现实!跳过那冗长的摸索期,直接攀登工业之巅峰,此乃我大明之幸,华夏之幸!”
他环视这片生机勃勃的工业区,声音铿锵有力:“继续下去!扩大钢铁产量,改进机床精度,完善发电技术!让机器的轰鸣声响彻大明的每一个行省,让电灯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城镇的夜晚!我们要建的,是一个前无古人,也
必将后无来者的??工业大明!”
皇帝的话语,如同战鼓擂响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群臣与工匠们激动不已,他们知道,自己正身处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而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创造者。
长江大桥的通车,如同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正式宣告了大明工业力量的成熟。
接下来,便是这股力量全面爆发,彻底改变这个古老帝国面貌的时刻。
铁路在延伸,公路在编织,工厂在轰鸣,实验室里闪烁着未来的光芒......
一个由钢铁、机械与电力驱动的全新时代,已经拉开了帷幕。
天工九年,春。
随着各项工程的持续推进与新技术的普及,大明治下的百姓生活,正经历着千年未有的深刻变迁,这变化细致入微,却又无处不在。
在早已贯通的应天至松江铁路的列车上,车厢里坐满了形形色色的旅客。
一位来自苏州的丝绸商人对同伴感慨:“王兄,你可还记得?往年咱们押货去松江,走运河,遇上逆风或浅滩,少则五六日,多则十来天,提心吊胆。如今呢?清晨在苏州上车,晌午便能在松江码头上验货装船!这半日工
夫,省下的不仅是时间,更是大把的银钱和心力啊!”
他的同伴,一位精干的徽州茶商点头附和:“何止啊!听说北边的铁路都快通到北平了。以往去北地贩货,车马劳顿数月,如今听说日后只需三四日!这生意做得,胆气都壮了几分!”
不仅长途旅行被铁路改变,在城市内部,新铺设的宽阔混凝土“公路”上,也开始出现新的景象。
除了传统的轿子、马车,一种被称为“自行脚踏车”的两轮机械开始出现在街头,虽仍是富家子弟的稀罕物,但其无需备力、操控自如的特点,已引得无数人侧目。
更有一些大胆的车行,开始尝试用小型内燃机改装马车,那“突突”的声响和更快的速度,预示着更剧烈的交通变革即将到来。
夜幕降临,应天城的繁华街区,一种新式的“煤气灯”(利用煤炭干馏产生的煤气)开始取代传统的灯笼和油灯,将街道照得亮如白昼,夜市因此更加热闹,营业时间也得以延长。
而在皇宫大内及少数权贵府邸,试验性的“电灯”已经点亮,那稳定而明亮的光晕,被视为无上的荣耀与地位的象征。
商铺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