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第二,严查军中腐败,特别是吃空饷、喝兵血之事,发现一例,严惩一例,绝不姑息!”
“第三,”苏宁顿了顿,“全面推行监军制度,将大明军队分为卫所兵和野战军。卫所兵负责驻防,野战军专司征战。”
平安沉吟片刻,问道:“陛下,监军之人选………………”
“继续从新式学堂中选拔。”苏宁斩钉截铁,“要懂军事,更要懂新政。另外,朕还要你逐步淡化军户与农户、商户、工匠的差别。在新学制之下,人人平等,不得再有贵贱之分。”
平安面露难色:“陛下,这些改革必定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特别是那些世袭的军户………………”
“所以朕才让你来办。”苏宁目光如炬,“你跟随太祖多年,对待大明也是最为忠心。记住,改革势在必行,不管遇到什么阻力,都要坚持下去。”
“是!陛下。”
数月后,校场点兵。
平安站在点将台上,看着台下整齐列队的将士,心中感慨万千。
经过数月的整顿,军队面貌已经焕然一新。
吃空饷的现象得到遏制,士兵的待遇也有所提高。
更重要的是,新推行的监军制度开始发挥作用,军政分开,互相制衡。
“将军,”一个新任的监军上前汇报,“这是本月各卫所的操练情况。按照新规,所有士兵都要学习识字,还要了解新政要义。”
平安接过报表,满意地点点头:“做得不错。记住,咱们不仅要训练出能征善战的士兵,更要培养出明事理的军人。”
这时,一个亲兵快步走来,低声道:“将军,武定侯又在校场外闹事了。”
平安皱眉:“所为何事?”
“侯爷说......说咱们的新规辱没了武将的尊严,非要见您理论。”
平安叹了口气:“请侯爷到帐中一叙。”
“是!将军。”
中军大帐内。
郭英怒气冲冲地闯进来,不等平安开口就大声质问:“平安!你这是什么意思?让当兵的去读书识字?还要学什么新政?这是要把咱们的兵都教成秀才吗?”
平安不慌不忙地请郭英坐下,亲自给他倒了杯茶。
“侯爷息怒。陛下说过,未来的战争,不仅要靠勇武,更要靠智慧。士兵们识字明理,才能更好地理解军令,才能在战场上随机应变。”
“胡说八道!”郭英一拍桌子,“老夫不识字,不也打了胜仗?”
“此一时彼一时。”平安耐心解释,“如今火器日新月异,战术推陈出新,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侯爷难道希望咱们大明的军队落后于人吗?”
郭英一时语塞,但仍不服气:“那监军制度呢?让文官来指手画脚,这不是要架空我们武将吗?”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