缮了,还是青石路更好一些。”
一场一场的会议连续不断地开起来。
整个北平城中的朝廷机关就犹如一个巨大的机器开始有序的运转起来。
首先就是皇城的建造问题,和南京城中的三大殿对照,同样也需要有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
这三大殿是如今讨论的重点。
之后才是整个紫禁城的规划问题,不过这些皇城每一座大殿都需要木材,而现在木材还没有运过来,便只能搁置。
然后就是整个北平城的规划。
这就要繁琐的多了,而且还面临了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老城的拆迁。
那些居住在老城中的百姓安置也是一个问题。
最终的解决办法就是先在北平城靠外修建一批安置房,用以安置那些被拆迁的百姓。
所有人都可以免费更换一套新房居住。
本来蓝武还有些担心会有明朝版本的钉子户冒出来呢,但没想到这件事出来之后,特别是样板房被建出来之后,整个北平城的百姓都轰动了。
所有人都在争先恐后的排队报名,要以自家的房子换朝廷新修建的安置房。
甚至很多并没有在拆迁名单里的百姓,都在不断打听想要换一间朝廷的新房。
毕竟朝廷新盖的这些安置房,乃是亮堂堂的二层小楼,而且还是砖房,而那些百姓之前的房子,却只是一些瓦房,甚至还有一些更是茅草房。
这不用想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当然也和如今北平城中的居民还不懂得地段的价值有很大的原因。
但不管怎样,北平城的大改造运动就这么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而这一切事情的推动者蓝武,看着这热火朝天的工地,脸上不由的也开始洋溢起了满意的笑意。
大明终究在他的改造下,渐渐的变成了自己熟悉的那个华夏的样子了。
而也就在这这热火朝天的建造场面之中,蒙古三部的使者再一次进入了北平城,既是朝贡,同样也是请求蓝武开启一年一度的互市。
不过这一次三族之间的心态却是和去年比起来截然不同。
特别是鞑靼部的使者,那脸上的忐忑,几乎是写在明面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