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日沉湎酒色,疏于政事,她忧国忧民之心,寤寐不忘,就变着法儿规劝息侯,勤于朝政,亲贤士,远群小,奖耕战,兴农商。息侯听了夫人的劝导,使息国慢慢走上了自强的道路。
公元前684年,息夫人回陈国探亲,路过蔡国,顺便去探望为蔡侯夫人的姐姐,谁知蔡侯竟在接风的宴席上调戏息夫人。息夫人盛怒回到了息国,将此事告诉了息侯,息侯与楚文王密谋图蔡,楚国出兵俘虏了蔡侯,蔡侯则设计报复息侯。他极力向楚王称赞息夫人的美貌,好色的楚王用武力将息夫人抢去作为夫人。息候被楚王安置在汝水,食十家之邑,使守息祀,息侯忿郁而死,息国至此灭亡。
息夫人终日怀念故国,牵挂息侯,虽为楚王生了两个儿子,但三年不语,最终自尽而死。后人为了纪念她,在汉阳城外桃花洞上修建了一座桃花夫人庙。
诗人宋之问曾感叹道:
可怜楚破息,断肠息夫人,乃为泉下骨,不做楚王嫔,楚王宠莫盛,息君亲更亲,情亲怨生别,一朝俱杀身。
杜牧有《题桃花夫人庙》: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刘长卿也写过《过桃花夫人庙》:
寂寞应千岁,桃花想一枝。
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
云雨飞何处,山川是旧时。
独怜春草色,犹似忆佳期。
王维也有一首《息夫人》是有名的五言绝:
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到了康熙年间的诗人邓汉仪《题息夫人庙》诗曰:
楚宫慵扫黛眉新,只自无言对暮春。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一位喜欢诗佛王维诗词的伙伴举手说:林老师,能讲解一下诗佛王维这首五言绝句的写作背景吗?以前读过知道20个字里边还蕴含了一个现实故事,现在记不清了想再听一下,我赶紧喝了几口水,然后又补充讲王维《息夫人》诗的写作背景:
宁王李宪是唐明皇的哥哥,他夺取了卖饼人的妻子。一天,李宪宴客,把卖饼人召进府,女子见了丈夫,凄然泪下,王维正在宴客当中,当场写了此首咏史诗。
这首诗借息夫人的故事,表达了王维对被压迫者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批判。同时,也反映了王维自己不与腐朽的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心声。
王维这首诗巧妙而恰切地以息夫人的史事设喻,描写了卖饼人的妻子不忘旧爱。前两句写女子不慕眼前的宠幸,怀恋贫贱之交,以“莫以”“难忘”构成否定的条件句,反衬出息夫人和息国君主旧日的恩情很深,显示了淫威和富贵并不能征服弱小者的心;后两句写被人夺志的哀怨,花虽美而泪眼相对,对身边的楚王却一言不发,进一步写出女子不为荣华富贵所迷惑的志向。短短二十个字,句句叙事,却句句都是情语,表达委婉含蓄,而又情理俱到。既吟咏了史事,又讽喻了现实,塑造了一个受着屈辱而在沉默反抗的妇女形象。
就补充到这,谢谢大家!会场又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也在掌声中退下了讲台。那位徐大经理自始至终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认真地聆听着,从他的表情可以听到他在心里说:“这个女人太厉害了,智商太高了,也太精细了,随便讲个故事都带着警醒!但不管你怎么警醒我,我对你的心是不会变的,你越这样,我越觉得非得到你不可,我一定要把你从你的年轻人手里抢过来,就算是横刀夺爱,我也不怕背这个骂名。”
领导也边鼓掌边上讲台,然后开心的说:
“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态度,一种职业态度,生活态度和生命态度;学习也是一种宁静的革命,因为真正的速度是看不见的!我们整个会场都是士兵到将军的跨越,都处在学习的积极向上的阶段。大家好学表示承认自己有进步的空间,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