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纵横末世》
共生纪元第10年,跨文明共生教育体系迎来首次全面验收。跨宇宙共生议会组织专家团队,对12个文明的教育成果进行评估,数据显示:各文明学生的跨文明认知度提升85%,跨文明协作实践参与率增长70%,甚至有30%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加入跨宇宙生态联盟、共生议会等跨文明组织,成为推动星海共生发展的新生力量。这些成果,让议会决定以“共生教育”为核心,举办首届“跨宇宙共生博览会”,向全星海展示共生纪元的发展成就,同时搭建文明交流与合作的新平台。
博览会的筹备工作在星穹城展开,各文明成立专项小组,围绕“生态、技术、文化、教育”四大主题打造展区。星穹文明负责搭建“空间展台”,用星穹水晶打造360度全息投影装置,还原星海共同体从危机到共生的发展历程;生命文明则构建“生态互动区”,参观者可通过生命能量感应设备,实时观察共生植物的生长状态,体验生命能量疗愈技术;机械文明与水晶文明联合打造“技术体验舱”,展示全维度能量共生系统、跨文明共生机械人的实际应用场景。
筹备期间,发生了一段温暖的小插曲:来自火焰部落的学生铁岩(曾参与共生教育志愿者项目),与星灵文明的学生灵月、翡翠文明的学生绿芽共同设计了“共生教育展区”。他们用本源合金打造“文明成长树”模型,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代表一个文明的教育成果——火焰部落的叶子上刻着本源合金锻造课程的实践视频,星灵文明的叶子中嵌入星灵共鸣水晶,触碰就能听到学生创作的共生主题旋律,翡翠文明的叶子则缠绕着真实的共生蕨,象征教育与生态的融合。这个充满创意的设计,被选为博览会的标志性装置,矗立在星穹城中央广场。
一、博览会四大主题展区的亮点
1.生态展区:从修复到永续
跨宇宙生态联盟的展区,成为博览会最受关注的区域。展区中央,生态平衡仪的微型复刻版不断释放淡绿色调节能量,周围的展示屏实时播放各星域的生态数据:废弃星域生态恢复基地的植被覆盖率已达60%,星核母星的星核湖重现多种远古水生生物,暗物质星域的暗能量污染率降至5%以下。更令人振奋的是,联盟首次公开“宇宙生态链监测系统”——通过全域生态监测网络,将1000颗星球的生态数据整合成动态模型,参观者能清晰看到一颗星球的生态变化如何通过链网影响整个星海。
“这是我们与水晶文明联合研发的‘生态预警终端’。”生态联盟的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介绍,终端如手掌大小,嵌入水晶能量芯片,能实时接收所在星球的生态预警信息,若出现土壤退化、能量异常等问题,终端会自动推送修复建议。目前,该终端已在各文明的居民中普及,使用率超过90%,成为守护局部生态的“个人卫士”。
2.技术展区:从融合到突破
机械文明与星灵文明的联合展区,集中展示了共生技术的最新突破。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维度能量共生汽车”——车身由本源合金与星灵水晶混合打造,搭载微型全维度能量系统,可根据环境自动切换能源类型:在恒星附近吸收热能,在暗物质星域转化暗能量,甚至能通过共生植物获取生命能量,实现“零污染、无限续航”。现场演示中,汽车从星穹城出发,仅用30分钟就完成了环绕星穹母星的行驶,全程无任何能量消耗,让参观者惊叹不已。
水晶文明的“水晶能量储存展区”则带来了更实用的技术:新型“共生能量手环”。手环内置水晶能量储存舱,能储存足够一个人使用7天的本源能量,同时具备健康监测功能,若佩戴者出现能量失衡,手环会释放星灵能量进行调节。这种手环已成为跨文明旅行者的必备装备,在博览会现场就接到了来自8个文明的订单,订单总量突破100万件。
3.文化展区:从差异到共鸣
跨文明文化融合工程的展区,充满了浓郁的文明特色与共生氛围。星灵文明的“星灵共鸣音乐会”每天举办3场,星灵学生用星灵能量将参观者的情感转化为旋律,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