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地方官能保一方平安,上马能五十骑突袭五万人的军营,写的词也让人拍案叫绝,李世民此刻是纯纯的嫉妒了。
这大宋凭什么拥有这样的人才啊。
“朕也常闻勾践卧薪尝胆,不忘国耻。”
“却见这大宋是不可能知晓这些的了。”
摇了摇头,李世民已经不对这宋朝抱有希望了。
就是可惜了人才。
“朕绝不做这宋高宗、宋孝宗……”
他不仅警醒自已,决不能让人才埋没在自已身边而不自知。
【1175年,35岁的辛弃疾总算有了一个施展自已报复的机会,他升任江西提点刑狱,前去讨伐江西一带的走私茶叶的茶寇,这是辛弃疾第一次接手南宋军队,不到三个月便平定的茶寇问题。】
【但是很快他就又被调去做文字工作了,虽说是升职,但是辛弃疾很痛苦,何以解忧,唯有写词。】
【他写: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29岁到42岁,13年调换了14任官职,都是因为朝廷对其不信任。】
【1180年,他成为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在这期间尽心尽责,整顿乡社,定住重重压力创建了一只精锐部队——飞虎军】
【但在任不到两年,他就被调任了江西安抚使】
【他在上饶建了一个庄园,取名为‘稼轩’,自号稼轩居士。】
【意识到自已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他早已做好了归隐的打算,不久后果然被弹劾罢官】
战国。
秦惠文王嬴驷有些追忆。
“想当年,先君为了能够给大秦招揽人才,不惜花重金,发招贤令。”
“这南宋。”
“有大贤却不知用。”
“嘿嘿,这不还得是王上您和先君都是慧眼识珠的君主,总是能够在人群中,找寻到能够帮助大秦——一统天下的人才吗?”
陪着秦王在看天幕的张仪笑道。
“嗯……”
听着张仪的马屁,嬴驷很是满意,但还是一昂首,“嗯,别!”
“别人或许需要寡人——慧眼识珠。”
“但你张仪这张嘴厉害啊,黑的都能让你说成白的。”
“你就是没别的能耐,单有张嘴,寡人也得让你说服了用你。”
闻言,知晓嬴驷在跟自已开玩笑的张仪也一板脸,双手抱胸。
“王上这话可就不对了。”
“张仪在楚国时是什么待遇,被那楚相国的门客诬陷,险些被打死。”
“张仪又不是到了秦国才长得嘴,说到底,还是王上有识人之明。”
“这宋孝宗,明显远不如王上啊。”
被吹的有些飘飘然的嬴驷只是笑着摇摇头。
大宋。
赵匡胤看的难受。
“朕必须想办法淡化朕受禅的影响。”
“或者有什么办法解决猜忌武将的问题,不然我大宋便是再换几个皇帝也无用啊。”
意识到根本问题是制度性问题的赵匡胤,不禁开始思索,如何才能让子孙后代们不要那么敏感。
动不动就猜忌。
最终的结果被蒙元所灭,比起其他的灭亡方式,又能说好在了哪里呢?
“德昭必须顺利即位。”
他心中想着,看向赵德昭。
大宋的历史他知晓的还只是天幕讲述的一小部分。
但是前唐的历史他还是清楚的。
“李世民若是能够让李承乾顺利即位,日后的大唐也不见得会政变夺权不断啊……”
这李世民兄弟斗完,李承乾和李泰这兄弟斗。
可以说是给子孙后代立了个十分不好的榜样。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