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唐。
“噗。”
一口水差点没喷出来,听着这话属实让李世民有点儿绷不住。
这将诸葛亮捧的那么高,还有什么诸葛蠢驴都大智若愚的说法也就罢了。
还不忘拉踩一下司马懿。
“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
“这样的人无论何时都不会受到待见啊……”
李世民对司马家也是多有瞧不起。
不过,碍于他本身也是造反登基,所以对于国家、皇帝的态度则是……
皇帝昏庸无道,臣民们活不下去可以造反。
而皇帝圣明,臣子们自然要恪守本分,安心治国。
所以,李世民有在尽心尽力的做一位好皇帝。
晋朝。
司马炎沉默了一阵。
他没想到,这天幕明明基本上不会提及他大晋,他大晋却总是在莫名其妙的地方躺枪。
“这群后人就不能说点好的。”
“高祖皇帝政治、军略丝毫不逊色于这诸葛亮,最后违背洛水之誓也不过是为了稳定天下局势,让天下快速安定,百姓也好安居乐业。”
“这是舍小义成大义,有什么错!”
愤怒过后,司马炎也没有什么办法。
“来人,于洛阳城外建设高祖庙宇,朕也要让世人祭拜!”
管不了后世,还管不了他大晋吗,既然有诸葛亮庙,那也得有司马懿庙!
不甘落后的司马炎打算自已动手,丰衣足食。
每年安排人去祭拜高祖皇帝,宣传高祖皇帝的丰功伟绩就是了。
【昭烈庙本来是纪念刘备的,但是一千多年来,大多数人去往那里,基本都是去了对面的武侯祠,刘备这边门可罗雀。】
【直到明朝朱元璋的儿子朱椿来蜀王,认为诸葛亮的庙宇香火兴盛,过于突出,于君君臣臣的礼制不合,所以下令废掉成都大大小小的武侯祠,只在昭烈庙内增加一个祭祀诸葛亮的祠,以顺君臣之道。】
【这就成了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第一个君臣和祀的庙,就这样过了快七百年了。】
【如今,四川人民都叫那个地方作武侯祠,没人叫昭烈庙。】
【论知名度,刘备还是比不上诸葛亮。】
大明。
洪武时期。
“嗯,老十一就是懂事!”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
后世如何评价不重要,他在乎的是自已的儿子们都能够恪守本分,做好他们大哥的好弟弟!国家的好藩王!
后世对诸葛亮看的更高是后世的事情,君臣之道对于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蜀王朱椿此刻正无奈的坐在自已蜀王府院中,悠悠的叹了口气。
“想不到天幕还能提及孤一次,虽然是以这种方式……”
“罢了,拆都拆了……”
已经将武侯祠搬进了昭烈庙的朱椿叹了口气,没想到做的这么一件事,还能让后世记载专门讨论。
他不禁心里犯嘀咕。
“孤是藩王,爹是皇帝,大哥是太子,可不得表表忠心,以正君臣之道嘛。”
老爹为啥喜欢他这个老十一,可不就是他懂事讨人喜欢。
至于非说诸葛亮和刘备谁在后世的地位高,那和他有什么关系,都一千多年前的人了。
“还好还好,这些后人没有因为这件事骂我。”
没有在天幕上看到骂自已的弹幕,朱椿松了口气,要是因为这件事被后人骂,那可真是无妄之灾。
【诸葛丞相有很多种选择,他偏偏选了最难的那一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用人力向天争一线生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东汉末年。
刘备与诸葛亮相对而坐,看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