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暂存于府库,只让本使先带口信与信物,召尔等部众,宣告大明的旨意。”
“存于沈阳”
莽古斯三兄弟对视一眼,眼中的疑惑更甚。
哪有使者不带回信,只带“口信”的道理
明安忍不住追问:“天使此话,我等……我等实在难以信服。若无回信为证,部中台吉们怕是不会认可啊!”
“尔等不必信我,但需信大明的圣旨,信这兵部谕帖!”
刘兴祚猛地站起身,从怀中掏出两样东西。
一是炒帮他准备的黄布,颜色鲜艳,卷成圣旨模样,一看便有“皇家气象”。
二是那道盖着大明兵部朱红大印的谕帖。
他将‘圣旨’举过头顶,又将谕帖展开,快步走到帐中央,指着谕帖上的大印,声音陡然拔高:
“看清楚了!这是大明兵部的印信!若不是朝廷有意接纳尔等,怎会让本使带着谕帖、圣旨前来”
帐内众人的目光瞬间被那枚朱红印迹吸引。
草原部落虽不熟悉中原官制,却深知“印信”的分量,那方印迹色泽鲜红,纹路清晰,绝不是寻常人能伪造的。
加之明黄色圣旨。
原本还带着疑惑的众人,此刻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连呼吸都轻了几分。
若是真有大明兵部谕帖以及大明皇帝的圣旨,那刘兴祚的话,便有了几分可信度。
刘兴祚见众人被唬住,心中暗自松了口气,语气却愈发威严:
“莽古斯台吉,布和台吉!即刻去将科尔沁所有首领召集到帐中!
本使要当众宣告‘圣旨’,这不仅关乎大明是否接纳你们,更关乎科尔沁部未来百年的兴衰。
是跟着建奴陪葬,还是跟着大明享尽富贵,今日便要做个了断!”
莽古斯与布和对视一眼,短短几秒钟,却似乎传递了无数信息。
若是真能得到大明的支持,他们科尔沁部可就要发达了!
莽古斯当即起身,对着帐外高声下令:“传令下去,所有首领即刻到中军大帐议事!告诉他们,大明皇帝有圣旨,来给我们好处来了!”
传信之后,没过多久。
中军大帐的毡帘被不断掀开,科尔沁诸部的首领们陆续涌入,足有二十余人。
亲明派的莽古斯、明安等人面色凝重,时不时用眼神示意刘兴祚,透着几分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