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百姓公审,天启神剑(月票1000加更!)
快马疾驰三日三夜,密封的锦盒终于送到蓟州城钦差官驿。
杨涟接过锦盒,快步走入内堂,亲手拆开封印,展开密旨细细阅读。
“士卒检举,百姓公审”
当看到这八个字时,杨涟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但旋即,他便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脸上露出钦佩之色。
“陛下此计,当真是跳出了寻常查案的桎梏,闻所未闻,却也最是有效!”
以往查贪腐,多是官员自上而下核查,难免被人情关系、利益纠葛牵绊,可让士卒检举、百姓公审,却是将评判的权力交到了最受压迫的人手中。
谁贪谁廉,谁忠谁奸,他们心中最是清楚。
杨涟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召集刘渠、李鸿基、韩虎与蓟镇都司的核心将领,当众宣读密旨。
众人听闻“百姓公审”时,皆面露震惊,李鸿基率先躬身道:
“陛下此计高明!士卒受够了克扣之苦,百姓恨透了贪腐之害,让他们站出来说话,定能揪出那些隐藏在暗处的蛀虫!”
作为底层出身的李鸿基,一时间也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此计!
当真妙哉!
“事不宜迟,即刻行动!”
杨涟当即下令。
“第一,在蓟州城各营寨、各街巷张贴告示,明示所有军卒与百姓,凡能检举将领贪腐、私通外夷等罪状者,无论身份高低,皆有赏。
若所举属实,不仅免其过往牵连之罪,还可优先补发被克扣的军饷、归还被侵占的田产。”
“第二,命京营兵卒,协助标营士卒维持秩序,保护检举者安全,谁敢报复检举之人,以通贼论处,格杀勿论!”
告示张贴后的三日里,蓟州城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彻底沸腾起来。
起初,士卒与百姓还有些犹豫,毕竟多年来被官吏欺压的阴影太深,生怕“检举不成反遭报复”。
可当第一个检举把总私吞三个月军饷的士卒,不仅拿到了赏银,还当场领到了被拖欠的军饷后,越来越多的人鼓起勇气,涌向官驿外的检举点。
有的老卒颤巍巍地捧着被克扣军饷的账簿,哭诉参将如何将空额军饷纳入私囊。
有的军户百姓带着被强占田产的地契,指证游击将军如何巧取豪夺。
甚至还有曾参与走私的家丁,偷偷献上标营将领与建奴商人往来的书信。
一时间,检举的状纸堆满了杨涟的案头,牵扯出的军官,上至参将、游击,下至千总、把总,竟有数百余人之多。
“都堂,按状纸所列,牵连的军官怕是不下三百人,咱们真要尽数拿下”
李鸿基看着案头的状纸,有些担忧。
“若是把中层将领全抓了,蓟镇的防务怕是会陷入混乱。”
杨涟何尝不知其中利害。
他拿起状纸,逐一审阅,眉头渐渐皱起:“陛下派我来,是整顿蓟镇,不是搞乱蓟镇。这些人中,有的只是随波逐流,贪墨数额不大;有的虽吃空饷,却未伤及军户根本;还有的虽有过错,却在之前平定叛乱时出过力。”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考量:“传我命令,凡贪墨数额不足五十两、吃空饷不超过十人者,若能主动坦白罪行,缴纳两倍赃款赎罪,可免其罪责,留任原职,戴罪立功。
凡贪墨数额五十两以上、一百两以下,或吃空饷十人以上、三十人以下者,革去官职,贬为士卒,驻守边关,以军功抵罪。
唯有那些罪孽深重、罪无可赦者,才予以严惩!”
此令一出,蓟镇的军官们顿时松了口气。
许多人连夜主动到官驿自首,缴纳赃款,请求赎罪。
他们知道,杨涟此举已是网开一面,若是再执迷不悟,等待他们的只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