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极细,仿佛要将心头的波澜,都细细密密地缝进这锦绣里。
绣得乏了,甄嬛便放下针线,从案上取过一本《诗经》,轻轻翻开。书页间夹着一片早已干透的枫叶,是那年重阳,皇上陪她在倚梅园登高时,亲手为她摘的。指尖抚过叶脉的纹路,甄嬛的目光也柔了下来,耳畔似又响起皇上的声音——
“菀菀,你看这‘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不正是你么?”
“朕瞧这雨前龙井,还是配你亲手泡的最好,旁人泡不出这个滋味。”
“你方才念的那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调子极好,再念一遍给朕听。”
那些品茶谈诗的时光,像一汪温凉的泉水,漫过心底的不安。甄嬛轻轻合上书,望向窗外禁卫森严的宫墙,眼底没有半分慌乱,只有笃定的平静。旁人都说皇上忘了她,可甄嬛不信——皇上曾握着她的手,说她是“解语花”,是“知己”;曾在深夜陪她看雪,说要“一生一世一双人”,就连柔答应也是因为她,那些情意,不是假的,皇上心里,定然是有她的。
禁足又如何?旁人虎视眈眈又如何?她只需安安静静地等着,等着禁足解除的那一日。到那时,她再亲手为皇上泡一壶雨前龙井,再陪他念一遍《诗经》,一如从前那样。
窗外的日光渐渐西斜,将甄嬛的身影拉得很长,落在榻前的书卷上。承乾宫内静悄悄的,只有偶尔风吹过窗棂的轻响,和甄嬛翻书时的细微声响,平和得与宫外的暗流涌动,恍若两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