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规矩’当成了‘拥有道德’,错误地把‘违背你意’看作了‘心性不佳’!这是天大的谬误!”
“你口口声声秉持‘雅正’,但你与蓝氏上下,可曾真正做到‘立身以正’?又可曾真正做到‘不阿权贵’?”
“早在听学期间,你便听信外界关于神尊‘顽劣不堪’的片面之词,未加详察,便对他心生偏见,认定他无可救药!
这先入为主的成见,蒙蔽了你的双眼,让你再也看不见他赤诚的本心与卓绝的天资!正是你这最初的偏听偏信,种下了恶因!”
“射日之征后,世间关于神尊‘草菅人命,杀人如麻’的流言,传得沸沸扬扬,这其中有多少是真,又有多少是金氏与百家为了瓜分利益,铲除异己而恶意编造的谎言?
你曾增订家规: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你可曾秉持此训,去仔细调查求证?可曾有过一丝‘雅正立世’的风骨,在百家喧闹指责、权贵施压时,挺身而出,提出半分质疑?”
“没有!你早已心怀成见,只因为神尊修习的道法与常人不同,便顺理成章地认定了他是邪魔,认定他心性邪恶,行为必定歹毒!觉得一切传言果然印证了你的‘先见之明’!
将他的一切行为都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将一切脏水都当作事实来相信!宁可轻信外人的流言蜚语,也不愿相信眼前这个对蓝氏有恩的人分毫!
你可曾想过,若神尊真的如此不堪,忘机为何会引他为知己?你不了解神尊,难道还不了解自己一手养大的亲侄子吗?”
“这难道就是蓝氏的明辨是非?这分明是迂腐狭隘,是偏听偏信!是畏惧强权,随波逐流!
蓝氏号称‘君子之家’,做出来的却是不辨是非、不查真相、人云亦云的庸俗之举!你那三千条家规,条条都在教人如何约束自身举止,却没有一条教人如何独立思考,如何辨别是非!”
萧然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与怒意,目光锐利地射向蓝启仁:
“藏色散人若是知道,她昔日的旧友,便是这般‘照拂’她的独子——在他被全世界敌对时,你这位故交长辈不但没有回护一二,反而因为他不符合你心中那套僵死‘标准’就心生排斥,甚至认同那些污蔑——
不知她那洒脱不羁的性子,会不会气得从坟里跳出来找你算账!”
蓝安深吸一口气,继续道:
“神尊性情不羁,不合你的规矩,但他心性赤诚,明辨是非,在射日之征中救蓝氏弟子于危难,这是大义!
姑苏蓝氏受了他的恩惠,却在他被千夫所指时,因循守旧,只求自保,可曾有一个人念及旧日恩情,站出来为他说一句公道话?
你的‘雅正’,就是这般知恩不报、冷漠旁观的吗?‘不欺于暗室,不愧于己灵’的训诫,是让你即使在无人质疑时,也能坚守心中道义,不是让你固守着死板的教条,却忘了立世之本!”
“真正的邪,是心邪,是枉顾事实、构陷他人之邪!真正的法,是公道,是锄奸扶弱、伸张正义之法!而非拘泥于某一种具体的道法!
你们畏惧百家非议,不敢为无辜者执言,只顾独善其身,任凭邪说污蔑横行,这难道是‘立正法’?这难道是‘卫大道’?简直是辜负了济世之责!”
他的目光扫过屋脊上的蓝忘机,又重新看向蓝启仁,语气带着痛惜:
“还有忘机。他是你的侄儿、学生,不是你用来雕琢展示给外人看的玉器!你见他因为神尊而流露出真实的喜怒哀乐,便如临大敌,认为他是‘被带坏了’、‘遭玷污了’?
难道在你心里,蓝氏子弟就必须是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木偶,才算是符合‘雅正’吗?你差一点就为了那套冰冷的规矩,扼杀他身而为人的鲜活!
这,更是彻底背离了‘持守本心’之义!”
“蓝启仁,你只拘泥于外在的形式,却失去了内在的精神。你一味以家规育人,却忘记了你的家规早已层层叠叠,扭曲了最初那三条训诫的真正含义!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