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在收编温氏残部后,实力大涨。与其冒险揭穿金氏庇护温氏附属的真相,与金氏正面为敌,危及聂氏的生存,还不如将矛头对准毫无势力、孤立无援的岐黄一脉,借此彰显自己‘除恶务尽’的姿态,赢得百家的支持与赞誉,同时又不触及百家的利益,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说到底,利益早已超越了真正的道义,成为众人决策时的首要考量。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屠龙者终成恶龙’吧……”
聂明玦听到这里,身子微微一晃,仿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眼中闪过一丝迷茫,突然冷笑出声,额角暴起的青筋却暴露了内心的震荡:“屠龙者终成恶龙……那个我竟成了我最痛恨的那种人?好一个除魔卫道!原来我聂明玦也会权衡利弊,也会欺软怕硬!”
众人闻言,皆是微微一怔,目光中透着深思。
“简直岂有此理,正道除奸岂能计较得失?”蓝启仁胡须微微发颤,忍不住出声道。
他无法想象,那究竟是怎样一个混乱的世道,竟让聂明玦这样正直的人也变得善恶不分。
其他人听见他们的话,不禁陷入深深的思索。若是他们身处聂明玦的位置,面对家族利益与道义的抉择,或许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毕竟,在他们心中,家族的存亡与荣耀高于一切,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魏无羡那样,为了坚守道义而无所畏惧,甚至不惜抛弃一切。
或许,这正是魏无羡与众人的不同之处——他身为天道之子,生来便带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勇气与担当。
蓝曦臣的目光落在聂明玦身上,声音温和而坚定,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明玦兄,所幸这一切并未发生在现实中。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就应当引以为戒,及时改正。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聂明玦转过头,目光与蓝曦臣对视,眼神中逐渐透出坚毅,脸上也露出释然的笑意:“曦臣,你说得对。男子汉大丈夫,不怕犯错,怕的是知错不改。既然已经预知错误,以后改了便是。”
他顿了顿,微微叹息道:“看来,仇恨只会让人迷失方向。今后,即便有再多仇恨,我也要尽量保持冷静,不再让偏执蒙蔽双眼。家族利益固然重要,但若失去了内心的清明,又何谈正义?”
魏无羡笑着看向聂明玦,目光中带着一丝欣赏。聂明玦不愧是玄正年间最为刚正不阿之人,他能有此觉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说明他并非无可救药之人。只要他弥补了性格中的缺陷,今后必定能坐镇修真界,保一方安宁。
聂明玦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投向光幕,打算寻找更多的启示。他要以自己的方式,去弥补那些因偏执而造成的伤害。
光幕中的文字继续缓缓浮现,展示出聂明玦对魏无羡的诡道,以及自家功法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一对比让众人瞬间陷入震惊与困惑。
“聂氏的做法为何与魏公子的诡道并无二致?这究竟是何意?”蓝启仁微微蹙眉,不解地问道。
众人闻言,目光都不由自主地看向聂明玦,眼中带着好奇与探究,就连聂怀桑也不意外,难不成聂氏还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辛?
聂明玦在看到光幕上显示出“虚伪…双标”的字迹时,面容瞬间变得紧绷,脸上犹如火烧,察觉到众人的视线,他眼中流露出复杂的神色,既有无奈,也有愧疚。迟疑了片刻后,他终究是开了口:
“不瞒诸位,聂氏刀法虽威震一方,却也存在难以弥补的缺陷。历代家主死后,佩刀均由后人供奉于祭刀堂,但这些佩刀内的刀灵戾气极重,时常趁机逃出作乱。为了平息刀灵的戾气,聂氏不得不搜集尸体放置其中,令先辈刀灵与邪祟争斗,以此来约束刀灵,使其不再外出作乱。”
众人听到这里,心中都猛然一惊。聂氏竟然以尸体来祭祀刀灵,这种做法显然与名门正派的行事准则背道而驰,确实与邪门歪道无异。原来所谓的名门正派,暗地里也藏着见不得光的勾当。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正道?是金光善那般满口仁义道德,还是聂明玦这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