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
他们的船队只要敢露头,就会面临自己沿江巡逻船队的袭扰、浮桥“封锁线”的威胁,以及韩轨水军的侧击!这条生命线,被彻底卡断了!建康的萧正德,此刻就像一只被斩断了所有触手的困兽,只剩下在石头城里瑟瑟发抖的份!
也就是说,他们武昌道和巴陵道大军虽然不是主攻方向,但大局却是要在这里抵定的!
大局已定!
“报!”又一个满脸兴奋的信使冲了过来,单膝跪地,高举一份密封的文书:
“广陵,陛下急令!”
窦泰精神一振,迅速接过,撕开火漆。高欢那熟悉的、一贯缺笔少划的字迹映入眼帘:
“窦卿并韩卿勋鉴:
前有京口捷报,北府星散,王神念授首。今邗沟已控,江南震怖。”
信的开篇,高欢简约说了另一条战线的辉煌胜利,让窦泰愈加振奋。
“巴陵、江夏,乃锁江之钥,卿等进展神速,朕心甚慰!
但锁江要旨,首在慑敌,次在断流。”
一句话,提纲挈领,窦泰不由得连连点头:
“可造浮桥虚张声势,以令荆州水师疑惧不前;收缴船只,编练水巡,乃断其顺流之足!另可沿江檄文,瓦解军心,更胜刀兵!
务使上游之敌,片帆不得东顾!”
接着往下读,高欢却是笔锋一转:
“然战事瞬息百转,军报实难以尽述,其中曲折事宜,卿可自行决断,不必事事请示,务必以战事为要!”
看到这儿,窦泰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气。
这一口气,吐出了他心中最后的一丝顾虑。
陛下是明白人!窦泰在心底暗赞。
广陵与鄂州,相隔何止千里?军情传递,即便是次次都以龙雀司飞驿代劳,快马加鞭也要数日。
而战场上的机会,往往只在弹指之间。
若是每遇变故都要请示陛下,待命令传回,战机早已贻误,甚至可能酿成大祸。
他回想起自己多年的军旅生涯,经历过太多因拘泥于军令而错失良机的教训。
有些将领,明明眼前就是破敌良机,却因“未有上命”而不敢越雷池一步,最终坐视敌人从容退去。
更有甚者,因为后方指挥不了解前线实情,发出不合时宜的命令,导致前线将士白白牺牲。
打仗不是下棋,可以慢慢思索。
真实的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突然的大雨可能让道路泥泞难行,也可能成为奇袭的掩护;敌军一个细微的调动可能暴露其软肋,也可能暗藏杀机;士卒一时的士气高涨可能转瞬即逝,也可能一举破敌。
这些微妙的变化,远在千里之外的统帅无论如何英明,也难以完全把握。
说白了,想要打胜仗,领兵之将必须有权临机决断!这是用无数鲜血换来的真理。
若是陛下真的要求事事请示,他确实要头疼一阵子了,他窦泰和侯景可不一样,还真的不敢怎么便宜行事。
到时面对复杂的战局,他只能束手束脚,错失一个又一个战机。即便最终取胜,也必然是事倍功半,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但现在,陛下将最大的临机决断权,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前线的将领!
这纸授权,胜过千军万马。
风雨声不绝,窦泰心里却越发清明。有了这份授权,他可以根据江面实际情况调整浮桥的搭建进度;可以根据荆州水师的动向灵活部署巡逻兵力;可以针对沿江城寨守军的士气状况,决定是强攻还是劝降。
所有这些决策,他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无需等待那可能延误战机的批复。
“陛下知我!”窦泰喃喃自语,接着往下读:
“待朕扫平建康顽抗,卿等即为我大夏镇守荆楚之砥柱!功成之日,不吝厚赏!勉之!勉之!”
落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