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征伐天下 > 第1762章 科举殿试

第1762章 科举殿试(1 / 4)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星际猎人 民国宗师 暮色之欢 太子妃为何不侍寝 鸢尾不成眠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世子你别乱来 明日方舟的协助者 惊鸿 带崽穿越

当天夜里,路竟择和李存孝留宿宫中,哥仨在一起聊了很久,主要还是叮嘱路竟择去了凉州之后一定要听话,就因为了解路竟择,所以不管是李存宁还是李存孝,都觉得这小子到了凉州肯定要搞事。

搞事倒是无所谓,但是他才六岁,他的任务是努力的学习然后长大,最后接过路朝歌的一切,而不是现在搞事把自己搞没了,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

第二天一早,李存孝给谢灵韵请安之后,就离开了皇宫,他虽然没什么事干,但是也不喜欢皇宫这地方,他觉得太空旷了,待着就是不舒服。

原本路竟择也要跑路的,结果被李存宁拽着去了殿试考场,此时在大殿内,二百多名考生规规矩矩的坐在那里,门外站着上百名禁军战兵。

李存宁和路竟择两人走进大殿,众考生起身行礼。

“诸位都是国之栋梁,今日齐聚于此,为国献策。”

李存宁站在人前朗声道:“朕绍膺鸿绪,临御万方。

仰承列圣之丕基,俯察烝民之攸愿。

兹当大比之年,尔诸生束受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跋涉山川来赴廷对。

圣人在上,俊乂在官,尔其各抒谠论,罄竭素蕴。

经术以正其本,时务以达其用,朕将亲览而甄录焉。”

这话说的有些拗口,但是作为大明太子,此时必须展现天家威仪、储君风范,同时要彰显朝廷对人才的重视性。

而他这一段话,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本宫奉天子之命主持抡才大典。

诸位学子寒窗苦读,通晓经史时务,今日当竭诚献策。

朝廷必以公心量才录用,望尔等尽展所学。

这里,李存宁自称了朕,可不是逾越之矩,这里的‘朕’指的是储君代行皇权之责,也就只有李存宁能这么说,你换别人说那是要掉脑袋的。

而‘圣人在上’,表明皇帝才是最终裁定人。

‘亲览’则是告诉这些考生,太子作为阅卷考官,而结尾用的‘焉’这个字,就是单纯的保持皇室用语雅正。

路竟择站在李存宁的身后,听着自己大哥说了一大堆自己听着都费劲的话,也是不断咧嘴,这要是让他说,估计能把他累死。

“草民定当竭尽所能,为国献策。”

一众考生齐声道,这都是提前演练好的,礼部官员会把殿试的礼仪教给他们,什么时候要回话,回话的时候要如何,早在殿试前几天,这帮人就被带去好好的训练了一番。

殿试的考题和平时还有所不同,这次不考什么农业、工程这样的知识了,而是改成了策论,能参加殿试的考生,基本上就已经确定了已经算是金榜题名了,只要不生大的错误,殿试是不会罢黜考生的。

就比如,今天殿试的第一道考题,就是李存宁昨天晚上自己琢磨出来了的。

‘民惟邦本’,而今日户口日繁,生计未裕,何以使士农工商各安其业,以臻太平?

要求也很简单,一是引经据典,阐释古训;二是分析人口与经济的矛盾;最后,要提出务实的政策建议。

这题看着好似不难,可是里面涉及到的东西可不少,尤其是引经据典这一块,你一定要写的足够突出才行,再就是分析上,很多东西都是需要数据支撑的,你不能瘪瘪瞎瞎的写一些假大空的话,那完全没有意义。

而最后的提出政策和建议,这一点才是最最关键的,你提的建议一定要符合当下的国情国策,这一点要是拿捏不好,就算是状元之才也给你打个名落孙山。

哥俩坐在大殿的最前方,看着一帮奋笔疾书的考生,路竟择是很无聊的,将腰间的战刀解了下来,这战刀是他爹立在他床边的那一柄,和之前送的那些战刀意义可不一样,路竟择宝贝的不得了。

路竟择摆弄着自己的战刀,李存宁则时不时的下去溜达一圈,毕竟作为主考官,他也不能一直坐在那里。

这场殿试一直持续到了傍晚时分,路竟择就这么在这里陪了李存宁一整天,好在中午的伙食不错,要不然他早就跑了,经过这一次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炼狱之刃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小房东【香朵儿】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蓝钰茗烟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万兽之国(H) 快穿:好孕宿主美媚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