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成本呗!”
路朝歌道:“我制作出一种红砖,制作简单而且成本不高,最是适合建房子。
至于修路和城墙的修葺,可以暂时往后缓一缓。
毕竟先解决他们住的问题才是关键,不能让他们连这个冬都挨不过去。”
“你那所谓的红砖造价几何?”
周俊彦问道:“建起房屋是否牢固?”
“便夷很。”
路朝歌道:“红砖用黏土就可以烧制,不仅便宜而且制作起来也简单。”
周俊彦点零头,道:“好啊!
至少比那些蝇营狗苟的人要强的多,至少知道为百姓着想。”
“要走那条路,民心是关键。”
路朝歌道:“百姓不仅是兵源也是财源。
别看一开始官府拿出那么多东西,这都是为了以后能够得到回报,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
“好一个舍得,的真好。”
周俊彦大笑道
“您谬赞了。”
路朝歌难得谦虚道
周俊彦抚须感叹道:“你若是生在一个太平盛世,你一定是个治世能臣,封侯拜相也不难。”
“我这种没有背景的人能进的了朝堂吗?”
路朝歌道:“现在的大楚,平民百姓根本就没有上升的渠道,你就现在这些当官的,哪个不是靠着背景走上去的。”
周俊彦没法反驳路朝歌的话,毕竟大楚的选官制度就是这样,需要有人举荐才能做官,哪怕你再有才华,哪怕你的才华足以让整个大楚朝堂受益,那也没用。
“那你觉得该怎么解决?”
周俊彦现在是越来越喜欢和路朝歌聊,总觉得这子脑子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但又很适合一个国家的展。
“废除举荐制。”
路朝歌道:“当然这不是一下能够完成的,需要一步一步来。”
“反正也没事,你跟老夫道道。”
周俊彦道
“先,要让所有人接受教育。”
路朝歌略加思索道:“然后建立一种制度,比如考试,让有学问的人都来参加考试。
打个比方,先将一个县有学问的人聚集道一起,在县里参加考试,考试的题目可以由县衙来出,然后选出每个县的前几名或者几十名,给与一定的名分,这些得了名分的考生可以得到国家的补助,然后这些县里的得了名分的人,在到郡里考试,考中的在将名分提升一个档次,以此类推,最后将全国优秀的人才聚集道京城参加考试,有陛下亲自阅卷,亲自拟定人选,把这些人作出排名,这样不仅可以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而且可以避免一些世家大族把持朝政。”
其实路朝歌的就是他那个地方的科举制度,只是路朝歌的稍微含糊了一些,毕竟他对科举制度也并不是那么了解,只能将大概得意思告诉周俊彦。
谁知周俊彦一拍大腿,大喝道:“好好好,好一个考试制度,这种方法若是能够推行下,那将是所有读书人之福,只要有才能就能为国效力,好啊!
好啊!”
“那您觉得谁才能将这个举措推行下呢?”
路朝歌适时的问道。
李朝宗和路朝歌本就是要将周俊彦留下来,像周俊彦这种人,能够在四十多岁就做到礼部尚书的位置,肯定是有自己才能的,并且他为官这么多年,难道没有门生故旧?现在李朝宗最缺的就是人才,周俊彦不仅仅自己是人才,他认识的人肯定也有很多人才。
“你朝宗?”
周俊彦不确定的问道
“其实谁都可以。”
路朝歌笑着道:“不过在推行这个政策之前,必须要打破原有的制度,若是大楚一直存在下去,那这个政策和很多政策根本就实现不了,毕竟现在这件事损害的可是世家大族的利益。”
“那你的意思是要毁灭世家大族?”
周俊彦惊愕道:“那些世家大族哪里是那么容易覆灭的。”
“在你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