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礼制车辆,即从玉辂、金辂、象辂、革辂到木辂,并贯穿于历代王朝礼仪体系。宋初的各位皇帝奉行节俭主义,直到神宗皇帝,以祥定礼文、锐意稽古为目标,开始制定包括“祭祀、车驾、服装”在内的礼乐制度。最初的辇辂,循唐制是重点,制造成本也以合理为标准。
但是到了才华横溢的赵佶上位,他决心要在这方面好好地将父亲的遗愿发扬光大。在他亲自指导修改后的玉辂面世时,就曾好好地在大辽使者面前炫耀了一番:
赵佶的这次修改,议礼局虽只说了“箱上平盘、黄屋以下皆如旧”一句,实际上却是令玉辂如脱胎换骨一般,大不一样:
玉辂的平盘,从原先的黄褥,改成了平盘上布红罗绣云龙褥,曲几、扶几,上下设银螭首二十四,之前车厢的青绣门帘,被改成了红锦帜龙凤门帘,整体来说,这次改造后的玉辂车辆的质感和色彩完全提升起来,显得极为奢华霸气!
关键这些辇辂除了外表的豪华之外,还有车上各种高级材料的装饰,如翟羽、幰衣、丝络、夹幔等等,以及纱窗、虚匮、香炉、香宝,画梯、推竿等等。也亏得辽国的使者知道他们皇帝眼下的心思,想法子贿赂了大宋议礼局,终于讨来了五辂的图样复本。
大辽也不缺工匠,有了图样,就能仿造。于是,天祚帝也能用上了豪华霸气的御辇。
萧奉先为了真正地提升天祚帝的在出行过程中的舒适感受,除了效仿大宋的宫廷文化,改造引入各种精美生活用具之外,还大幅度地增加宫帐内外宫女侍从的数量。
如此一来,天祚帝在捺钵营中的生活体验自然是显着提升。虽然因此带来各项开支与花销的大范围上升,但是萧奉先同样会用大宋宰相蔡京劝赵佶的那套理论来说服天祚帝:“陛下贵为北方天下之主,这些一点点花销根本就不值得计算,否则又怎么能对衬得了陛下今天的威名呢?”
而且,对于大辽原本进行四时捺钵的本意,萧奉先更进一步地说:“捺钵本就是为了震慑四方,只有看见大辽皇帝如此威风与豪华的排场,前来朝拜的属国及部落代表才会真正地产生出敬畏之心!”
于是,天祚帝深以为然,并赞赏萧奉先实在是他执政的肱股之臣、治世的不二之才。
谁又能知道,得到皇帝信任的萧奉先,便由此带着各级属下,开始横征暴敛、肆意索要、贪污受贿、中饱私囊。既赚足了个人的好处,又蓄养起了一大批跟着他卖命的党羽手下。用心地在皇帝的周围织起了一张旁人极难接触并进入的大网。
在这张大网之中,皇帝能看到的,都是他想让皇帝看到;皇帝能听到的,依旧还是他希望让皇帝所听到的。
而在今天,萧奉先还特意换下了御辇原先的车夫,却是由他亲自为天祚帝执缰。
因为今天皇帝驾临捺钵营,特意在捺钵营地的入口处恭迎的人,包括有每年到此时都必须赶来的长春州以及东京道等地的主要官员,还有东部的完颜部、黄龙府部、达卢古部的女真首领,北部的室韦人部落首领;除此之外,今年高丽国因为是新国王继位后第一年,还特意派遣了特使来到这里进行特别朝贡。
萧奉先作为先期到达这里准备的大臣,自然对此十分熟悉,便由他站在御辇前,一边行进,一边指着道路两边纷纷行礼的众人向天祚帝介绍。
“陛下,前面跪着的那位汉将,便就是此次春捺钵专门负责外围守卫的东北路统军使徐三,他也是微臣一直向陛下推荐过的不可多得之才!”当御辇行进到秦刚面前的时候,萧奉先恰到好处地特意推荐道。
“徐三?朕对此人似乎还有点印象。”天祚帝微微地点点头,“可是混同郡王西征时提拔推荐过的那个汉人?”
“正是!臣在东京道与他共事,知其虽为武将但却颇具文才,此次陛下提议要在头鱼宴上办一场诗会,臣就想起了他。”萧奉先知道如何能在三言两语间让皇帝对他的推荐产生兴趣。
果然,天祚帝微微抬了一下身子,侧身又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