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在辽阳,秦刚则明明白白地指出了此时中原朝廷中的那位赵佶“得位不正”,朝中蔡京胡衍一党“奸佞弄权”的事实,并由宫十二将先帝哲宗皇帝的传位密诏以及御赐金牌、皇后玉玺等物一并带回了流求,这就等于给流求执政院等官衙机构立即赋予了最神圣的“拨乱反正”的外衣,流求官员最看重的政治地位问题迎刃而解!
元符太子赵茂才是赵宋天下真正合法的继位者!
此时在京师皇宫的那位不过是篡权的伪君!
流求执政秦刚是先帝传位秘诏中钦定的辅佐大臣!
所以不愿承认这些的,都将是乱臣贼子。
而现在的流求,就是要恢复大宋的正统江山、驱逐朝中奸臣、匤定天下正义的大本营,请问还有什么样的身份地位能够替代如今这样的大义?
当然,秦刚也专门嘱咐过:在流求还未能做好一切准备的时候,必须要对元符太子以及相关的事情做到严格保密。
但是,这样的大事,按目前的法规,是必须要对大议会通告的。而任何消息一旦到了议会,在相对松散的议员之间,那就基本无法控制了。
于是,就在“哎,有个消息我告诉你,你千万不要告诉其他人”的模式下,这个消息便在平静之中迅速传遍了整个流求岛。以至于在新年到来之际,许多流求百姓家里的“天地君亲师”神位上面,除了在两边写上自家的祖神、常见的菩萨神仙之外,都不约而同的加上了元符太子的名号。
这一事件的发展,也使得原来计划让太子赵茂可以进入秦州学堂与当地学童一起接受教育的计划完全流产。
所幸,赵茂却在此时迎来了他的最好的老师——黄庭坚。
之前在秦刚丁忧回乡之际,黄庭坚正在知舒州的任上,但是他从内心出发,坚决推辞掉了接替海事院巡阅使一职,原本是想远离朝堂中的利益之争。谁能曾想“树欲止而风不静”,赵佶继位,赵挺之当权,陈举揣意诬告,便把黄庭坚再次免职贬至瘴气横生的广西路宜州进行管制。
惊闻这一消息的秦观,立刻从流求派人半路追上了南贬的黄庭坚,不仅向其透露了自己以及张耒等师兄弟皆在流求的事实,并提出:可以一样设计事故、甚至是替身安排他来流求避祸。相对更加刻板的黄庭坚虽然不会去指责秦观,但却表示自己却是不愿接受这样的安排,因为在他的内心,此时避去流求,无异于背叛朝廷,背叛他对于大义的坚持。
流求派去的人,只能一路跟随着他直到条件极端恶劣的宜州,极可能地以照顾到他的日常生活条件。
幸好元符太子赵茂决定入岛,秦观立即修书,提出希望由黄庭坚来为太子做老师的建议。
这个消息传到宜州后,最终打动了黄庭坚,他才同意流求人帮他在宜州布局诈死,便于这年的春节前夕,秘密来到了流求。
到了流求之后,他依旧婉拒了大议会、执政院等多处的任职邀请,坚持只负责赵茂的经史典籍的老师,同时在仔细观察了之后,要求更加熟悉赵茂习惯的秦盼兮作为其助手,一同负责太子的日常学习。
元宵过后,身在京城的胡衍敏感地察觉到了各种极不正常的现象。
最初还是关于当十钱的事,四海银行被蔡京要求,强行兑换走了大批的通宝钱。胡衍便授意谈建利用处州那里的铜矿,率先私铸当十钱。因为四海银行现在是他布局商贸举措的重要依靠,这里的损失他必须要想办法补回来。
但是,谈建却说此时私铸当十钱过于明显,而且四海银行此时又在风口处,易被抓包。反正是自己手头有铜矿,还可以从南洋那里进口便宜的铜料,不如趁这个机会,多铸些市上紧缺的通宝钱,不仅可以放心地投放,还可以帮助百姓挽回些损失。
一开始,胡衍也没在意这个提议,一是他熟悉自己这位把兄弟的脾气,多少保留了几分秦刚的傻气,二则四海银行还是谈建在主持,他坚持要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但是,随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