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女生同人 > 风流大宋 > 第343章 北归的苏相

第343章 北归的苏相(2 / 5)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霸榜女帝!天赋词条无限提取 三岁小道士被财权两大家族团宠了 全民藏宝图,只有我能看到提示 官家天下 乱世发家日常 带娃回村后成了大力士 来世直觉 重生豪雄:开局拿下高冷校花 最强狂兵Ⅱ:黑暗荣耀 天眼宝鉴

兄弟相称便好。”

苏迈是元丰四年的进士,当年赴饶州德兴上任时,曾与父亲经齐安湖口考察石钟山,留下了千古传诵的《石钟山记》。

之后苏迈先后曾在酸枣县、西安县、雄州、河间等地就任。绍圣之后,便因为苏轼被贬,他身为长子,先是求职南下,之后更是无法上任,索性就将自己与弟弟苏过的家眷都搬到了惠州,以便能够随侍父亲。

在苏轼继续被贬至海南之后,经过商量,便由弟弟苏过去海南岛陪着父亲,而他则留在了惠州,挑起养护一家人的重任。

看到苏迈之后,秦刚这才想起自己确实缺漏了对留在惠州的苏迈等人的照顾,心里甚是过意不去,但苏迈却不以为然,而是为秦刚在这些年里一直帮自己照料父亲而再三致谢。

而旁边的秦湛则是赶紧亲自拉来了准备好的马车,请苏轼父子几人一同登上去。

马车一路前行,苏轼对于京城依然十分熟悉,而且他很快就察觉出,现在前往的方向并非是城南官驿时,亲自驾驶的秦湛却笑而不语,只是示意到了再说。

时间也没有多久,马车便停了下来,几人下得车来,却是令苏轼瞬间为之动容:

原来此处乃是内城的宜秋门内大街,此处往北便能看到辽人的使馆都亭驿。

而他们几人站着的地方,正是苏轼的父亲苏洵于嘉佑六年所购置的南园旧宅门前。

这处房屋虽然不大,但也有一处小小的园子,寄托了他与弟弟苏辙年轻时在京城的所有美好回忆。

在后来“乌台诗案”发生后,苏辙为了搭救兄长,不惜变卖了这处宅子,再之后兄弟二人便先后被贬出了京城。几年之后再回到京城时,此处已是他人宅产,他们也只能是四处在他处寓居而已。

秦刚则笑道:“还是湛哥提醒,我才访得了这处师公往年住过的旧宅,正好当时的宅主人也想着要出售,我便赶紧把它买了回来。所以这次回京,伯达、叔党两位兄长就陪着师公在这里住下吧,既是亲切,也是方便!”

苏轼不仅感动于秦刚的用心,更是知晓,经历了这几十年,京城里的房价早就不是当年的那个水平,现在再买下这处房屋,断然不是一笔小钱。

但是,苏轼却并非一个迂腐之人,他知道现在与秦刚之间再去论及钱财已经没有了意义:无论是在从宜兴开始,还是惠州、一直到昌化,这么多年接济的账要如何去算呢?他也只能豁达地将所有的感谢之语浓缩成了一句真正的肺腑之言:

“徐之,你用心了!”

接着便带着两个儿子,走进了这处让他感慨万千的京中旧宅。

看着苏轼父子进去的背影,秦刚却是更有一番思考。

秦刚的记忆里,历史上的苏轼,应该去世于原来历史时空里的建中靖国元年。虽然那时的苏轼也是同样等到了赦免并可以北归,但却因为之前长年在岭南的艰苦磨难,摧毁了他身体的基本健康,在回到宜兴老宅之后不久,六十四岁的他便撒手西去。

而现在,一是苏轼北归的时间提早了一年,二是之前无论是在惠州、还是昌化的那段时间,秦刚刻意提供的基本生活物资的保障,让这位老人终于能够避免了残酷生活的摧残。眼前的苏轼,不仅比想象中健康了不少,而且更是增添了说不出的精神气度。

秦刚从浡泥带着战利品回程时,就意识到:此时的自己,已经具备了诸多与朝廷甚至是皇帝谈判的有利条件,并且基于他对赵煦改元为建中靖国的诸多考虑,推动苏轼回归朝堂的基础条件已经相当成熟。

当然,他必须首先要去征求一下苏轼自己的想法,看看这位历经人世间诸多打击、磨难以及起伏之后的睿智老人,是否还愿意在这人生最后的时光,再次为民、为国、为理想而出山。

就在他经过昌化并上岸后的那个晚上,苏过不止一次地以添加茶水的名义进屋,并将担忧的眼色频频投向自己的老父——作为儿子,他自然不愿意父亲再次踏足进入残酷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三国之再世诸葛 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娘子—媚乱天下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我去明末救义士 你不是笔直笔直的天后吗?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