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慈仁寺后发现的矿苗,商定由秦刚负责雇人开采与生产,寺院坐享受三成利润,即使是这样,也极快地富裕了起来。
昙法师由此扩建了寺庙,自然可以为在这里暂居的秦观提供一处独立的院子。
因为黄小个时常要去温州,这里还有秦观家里带来的一个佣人滕贵在这里伺候。
早在前面接到关于流求对于汉城根据地开发的分歧意见时,秦观就意识到,顾大生与宫十二的矛盾关键点在于:前期粗略的权力分工,并未能跟上岛上实际事务的快速发展与形势变化。
顾大生与宫十二两人由于个性上的对立,再加上没有了像秦刚这样的权威上司及时出面协调,从而让矛盾开始激化并升级。
秦观原先是计划给两人还有李峰各写一封信,分别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并且提供了一些供他们可以相互协商讨论的建议意见。当然,其中写给顾大生的还需要多费些事——顾大生不识字,需要配合一些图画来传递更准确的意思。
他正差不多刚忙完这些时,便接到了黄小个匆匆忙忙送来了李峰最新发来的消息。
“嘶!情况有点严重了啊!”秦观看完后,面色比较凝重,他考虑了一下后对黄小个说:“小个,这次你必须要代表我专程去岛上跑一趟了。去了之后,这几封信,你按照上面标明的名字,一个个到找他们,然后还有些话,你也代我一一转达给他们每人。”
之后,秦观便拿着这几封信,逐一地对黄小个进行了一番细节方面的关照,又让他在自己的面前复述后发现无误才行。
黄小个立刻赶往温州港,搭上最近一艘往秦城运送补给的海船,在行至海峡处时,遇上了巡逻的流求水师,恰巧顾大生正好就在随船巡视,黄小个便索性通过小艇接了过去。
经过好一番折腾,才上了顾大生的船只,见了他后,便依秦观的吩咐,当着他的面,打开了第一封信。
里面的信纸展开后,却是一幅图画,上面画了一名武将赤裸着上身,背着荆条,正向另一名文官请罪的样子。
“顾大将,这幅画就是秦大官人画给你的,它的名字叫作‘负荆请罪’,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的一个故事。”黄小个讲起故事来倒也是一板一眼,甚至加上了自己曾经听说过的说书人的那些细节,倒还真是把顾大生这种粗糙军汉听得是一愣一愣的。
“秦大官人说,流求的顾大将与宫主管就相当于是赵国的廉颇与蔺相如,将相不和,自己就会被敌人欺辱,而将相和睦,才能无敌于天下。正如今天的汉城根据地那里情况一样,真正发笑的,就是那里的土人首领。”
顾大生此时才恍然大悟般地明白过来,急急地说道:“都怪我顾大生糊涂,秦先生临走时,把这流求的军事防务都交于我,可我如今却为了一已之气,而置流求大局于不顾,着实该死、该罚、该请罪。什么也别说了,我现在就与你南下,就像你讲的那样,到时候我就去负个那什么什么荆条去请罪……”
“莫急莫急,我们先去秦城,叫上李院长一同前去。”
船到秦城,黄小个站在船头,就被这两个月秦城日新月异的进展而十分震惊,而顾大生此时也在感慨:“说起打仗,除了秦先生与驷哥以外,某自然是谁都不服,可是这建城建港,宫兄弟的确是有两把刷子!”
李峰上了船,黄小个也给了他一封信,让他自己拆信后仔细阅读,看得李峰是满脸通红,结束后正待起身要向黄小个说些什么,黄小个却摆手说:“李院长莫急,秦大官人另外还有东西要转交给你。”
黄小个这时拿出的,正是前几天秦刚寄到临泽以及青田这里的几份西北器作院的最新发明成果。其中包括了神臂弓上弦机、震天雷、神火枪以及旋风炮的详细图纸。
“秦大官人说,同样是菱川士子,去了西北的能拿出这些利器。李院长应知耻而后勇,一面看看这些东西可否在流求推广应用,二来好好琢磨如何用好格致学,为岛上多多解决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