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话音刚落,周身神王境的道韵便缓缓铺开了。
他虽然并未刻意释放威压,但也让整座巨山都沐浴在了一片温润而磅礴的气息中了。
他盘膝坐下,目光扫过眼前三团尚在孕育的灵光。
老子的灵光沉稳厚重,透着一股兼容并蓄的混沌气。
元始的灵光锐利凝练,隐有清浊分明的秩序感。
通天的灵光则灵动磅礴,仿佛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变化之能。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王辰开口,声音不似对女娲伏羲时那般侧重本源生灭,而是多了几分对“理”的阐释。
他从盘古开天的“一分清浊”讲起,论及阴阳演化的“两极相生”,再到万物运行的“因果循环”,时而引自身规则之力具象化天地法则,时而借混沌气流演示大道衍变。
老子的灵光微微震颤,神念中流露出了一丝明悟,原来大道并非只有强行开辟一途,兼容调和亦可臻至巅峰。
元始的灵光闪烁不定,那清浊分明的秩序感中,竟悄然融入了一丝变通之意。
通天的灵光最为活跃,仿佛找到了同源的共鸣,无数细碎的光点从灵光中溢出,那是对“变”与“通”的极致渴求。
王辰讲道不拘一格,既讲老子推崇的“无为而治”,也解元始看重的“纲常秩序”,更详论通天擅长的“万法归流”。
他将自已的感悟与洪荒法理熔于一炉,时而指点三人元神中潜藏的盘古烙印,时而点破他们未来修行可能陷入的桎梏。
“所谓天道,非一成不变之规,乃因势导利之衡……”
当讲到此处时,王辰特意看了老子一眼,然后才继续说道。
“若执于‘天道不可违’,反落了下乘,能顺天应人,方为‘常道’!”
王辰的教导可谓是因人而异,根据自已后世对他们的了解,又结合了自已的道,一点点的讲述给他们。
听完王辰的话后,老子的灵光猛地一凝,神念中竟传出一声细微的惊叹。
“秩序虽重,却不可失了变通。”
随后王辰又转向了一旁的元始,然后指尖一缕清光划过,“清者未必纯清,浊者未必纯浊,执于‘清浊分离’,易成孤道。”
在他的印象中,元神天尊除了看重跟脚之外,他还最注重规矩,王辰之所以这么跟他说,也是为了让他将来别那么死板,该变通的还是要学会变通一下的。
要知道,洪荒不止打打杀杀,还有人情世故!
元始听完后,灵光顿了一下,然后锐利的锋芒随之也收敛了些许,多了几分圆融。
“万法同源,不必拘于门户之见。”
最后,王辰看向通天,周身法则之力化作万千丝线交织成网。
“你之‘通’,在于纳百川而汇江海,而非困于一域而斗短长。”
对于通天教主,王辰是最有好感的。
自从封神之战后,很多人竟然无知的认为通天教主是反派。
这纯属是无稽之谈!
对错先不说,无论是元始天尊的阐教,还是通天教主的截教,他们再怎么争,那也只是教义之争,并无对错之分。
再说,通天教主作为我道教三清之一,又怎么可能是反派呢?
真论性格秉性而言,通天教主才是最讨人喜欢的那个!
通天的灵光剧烈波动,神念中满是激动,原来他对“变”的追求,竟可如此广阔无垠!
……
十年光阴在讲道中悄然流逝。
当王辰停下话音时,老子的灵光已沉淀如古潭,隐隐有太极虚影环绕。
元始的灵光凝练如宝玉,秩序之中藏着刚柔并济的道韵。
通天的灵光则磅礴如星海,仿佛能容纳世间一切法与术。
“大道在前,尔等各自求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