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完的章节,陈时奕可能要多花费一两分钟来纠错。
更何况陈时奕从未在一个小时内码完过一章的内容。
现代不像古代,在古代没点真才实学、社会地位谁敢写书。
没才学,写的内容乱七八糟全是糟粕,不认字的看不懂,有文化的...也看不懂。
而且,光有才学也不行。
一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佃农,一个是当朝某某尚书的得意弟子,两人各写了一本书,你说其他人会看谁的书。
别说这样,就算两人的书书名、内容,甚至字体、字迹、排序都一模一样,而且还是佃农先完成编写,其他人也只会看那尚书弟子的书。
并且,要是被有心人知道了这件事,那人可能还会向尚书弟子告发说有佃农抄袭评他的书,以此攀上权贵。
最后的结果也不难得知。
运气好的话,那佃农只是被扣上抄袭的帽子,被地方的文人学子所不耻。
要是运气差的话,那佃农不光死路一条,还会遗臭万年。
但要是换个背景:那佃农不是普通人,只是某某告老还乡的权贵在体验生活,甚至那弟子的老师,当朝某某尚书都和那佃农是桃李之交。
结果又会如何?
总之,现代不像从前,只要你有点文化,认为自己可以,那你就能写书。
但有文化的人≠文化人。
(夏挽沉星:…你是会说的,点了!)
咳,好像一下子扯远了。
同理,现在也不像十多年前,网文市场的发展已经逐渐饱和,喜欢看网文读者很多,但网文作者同样也不少。
有的可能只是一时兴起,随便开了本书,写了几千字又不想写了,最后太监了,继续当读者看别人的书。
陈时奕的读者中就有以前写过网文的,听说成绩还不错。
那些人也经常在评论区给他分享一些写作要点,以及各平台的发书流程、推荐规则。
尽管已经完结过一本小说,但那毕竟是短篇。
陈时奕对洋柿子平台对于长篇小说的一些注意事项还不怎么清楚。
现在有人以身示教,陈时奕自然受益良多。
小说的字数到达八万字之后会有一波推荐,很多作者都会加更。
为了作品能有更多流量,你一天三更,我就一天四更。你一天四更,我就五更、六更。
甚至有的作者就像触手怪一样,天天万字打底当‘前菜’,兴致高了再发两三万字‘主餐’。
咱也不知道量多(更新量)等不等于量多(流量)。
对此,万千读者自然是认为这样的作者多来点,多多益善。
但对其他手残作者来说,他们只有一句话:
ヽ(?Д?)?你不要过来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