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群星文化承诺的3000万投资成本的电影剧本风格非常契合他自己,虽然王总说了藏西川自己个人执导能力有些缺陷,需要联合执导。但他对王也的感激也是难以言述的。
导演从来不是一个好当的职业,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制片成本杜绝了萌新参手的可能。
即便这个萌新再怎么有能力,有才华,也不可以。
藏西川虽然跟随张一谋执导很久,但是他的优点是任劳任怨,对镜头把控跟场景互动比较敏感。
而导演的人员调动,场面调度,镜头语言表现和想象力上,他缺点略微多一些。
这也是他为什么二十多年一直都是副导演的原因!
随着王也执导的分组开始步入正轨,王也便前往杨蜜那边,然后开始了加急拍摄。
王也来到分组后,刚开始还挺好,但是没过半天,杨蜜这边就出篓子了。
“咔,停下杨蜜!李益胜会哭是因为什么?是因为忍耐了十多年,是因为她总算可以沉冤得雪。而不是你这何总失态的哭泣!”王也按下大喇叭:“休息五分钟,重来一次。”
又过了一会,杨蜜再一次表演,这次情绪到位了,但是表情有些作。
“不太自然,我需要自然的,你调整一下心态。再来一次!”
等到第七次哭泣,王也才按下大喇叭:“这次不错,再保一条。”
电影里面的炫酷镜头,还有各类情绪饱满的东西,实际上就是这么一点点的磨出来的。
一些向往剧组的人真的进入了剧组,就会发现电影跟电视剧的拍摄非常枯燥和遭罪。
冬天穿着薄衣服,夏天穿厚羽绒服,演员们要为了一个表情,一个镜头,甚至是一个外景,需要付出几次,甚至几十次的磨合。就是为了达到这个镜头的合格程度!
有些剧组精益求精,为了一个镜头可以磨几十次,比如王嘉卫,姜闻等人就是消耗性的导演。
他们有的是自己把握不准,有的总感觉差点味道,然后为了这个镜头一点点的琢磨。
虽然让投资人心疼的吐血,但是经常拍摄出好的画面和超级经典的镜头。
有的导演因为资金太少,开拍前多次磨合,然后一遍就过,首部电影都能拍摄出经典电影。比如大导演诺兰!
王也心中有过原版「七号房的礼物」的电影故事,所以主要做的就是东方本土化,对故事进行了一些细节优化,让故事更加合理。
就比如主演华仔的脑袋上直接划出来一个愈合后的大疤,对方衣着跟行为都表现出对方变成了智障人士的表现。
杨蜜虽然没有太过提及姓名,但是通过两人小时候长到大一模一样的发型,套在手腕上的儿童手表,无不显示两人的父女关系。
对杨蜜的演技虽然经常出问题,但大体上还是比较顺利的。
杨蜜这小丫头早已经逃脱了之前轧戏姐的称号,出道即巅峰的郭襄形象也渐渐被更多经典的角色所替代。
今天三分钟的镜头,杨蜜居然超常发挥,让剧组提前下班!
正待众剧组成员认为今天进度赶制顺利的时候,王也忽然大喊道:“哎,这个夕阳,哎嘿,我要拍摄这个夕阳!快,抓紧再次搭建6场7幕的那场戏,这次要调整一下。”
剧组成员虽然听到这话很想要抱怨,但此刻他们却非常麻溜的部署新的镜头,调度镜头和轨道。
不一会,随着夕阳快要接触到地平线下的时候,一切部署妥当。
旁边一个摄像机已经打开,记录着夕阳落下的一幕。
不一会,杨蜜从房间里走出来,随后停下脚步,深呼吸一口气,看着落下的夕阳,脸上却露出了一些迷茫之色。
轨道过肩镜头停靠在杨蜜的脸上,随后停止。
后续剪辑的时候,大概就是杨蜜从法院出来,目光凝视落下的夕阳,然后开始切换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