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牙都酸倒了。
不过等下霜之后山葡萄就变甜了,真好吃啊。”
许大海不知不觉的就吃完了一串儿,又连着摘了十几串儿放进筐子里,开开心心的背着下山。
野葡萄与人工培育的葡萄,最大的区别就是,葡萄粒儿要小很多,比花生米还要小呢。
而且每一串葡萄都稀稀落落的,葡萄粒之间缝隙很大。
下山的路上遇见一只沙半鸡,嗖~几只猎狗直接窜了出去,很快就把那只胖胖的沙半鸡捉回来了。
“好狗!哈哈~你这只鸡吃的这么肥是准备过冬吧?正好回去就炖了你!”
许大海哼着小曲儿,带着狗子们开心的下了山。
路上遇到背着筐子去拾稻穗,捡苞米的老太太,也会笑着打声招呼。
很多老太太岁数大了,没办法进山够松塔,但也并不闲着,而是会去大田里拾稻穗,捡苞米,刨花生,地瓜等等。
起早贪黑。
积少成多。
落雪之前也能整回家不少粮食。
回到家吃了早饭,王秀秀母女俩就把山葡萄洗了吃。
“真甜啊!落了霜之后的山葡萄是真好吃。”
王秀秀不仅自己吃,还揪了葡萄粒儿塞进许大海的嘴里。
“你也吃啊,好吃不?”
“好吃,我在山里边就吃过了。”
许大海坐在炕沿上撸撸打着呼噜的大肥猫,看着老婆,女儿开开心心吃山葡萄的样子,心里觉的是如此的美好,幸福满满。
突然。
院子外边儿传来喊声,原来是长工杨卫国回来了。
许大海把卧在他腿上的大懒猫抱到旁边去,打开屋门迎了出去:
“卫国,你咋不在家多待几天啊?快进屋。”
杨卫国身材魁梧,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进了屋。
“在家待的时间长了,我爸妈也烦我,再说这边儿的狍子不也需要人照顾吗?索性就过来了。”
杨卫国带来了不少他老家产的金丝小枣,还有一些自家晾的地瓜干,苹果干,以及——一个送给小婷子的小木头马。
毛桃桃木做的。
据说可以辟邪。
也是一番好意,而且小婷子很喜欢,所以也就收下了。
中午一起吃了一炖饭,之后杨卫国就回后院子的小房子住了。
下午1点钟。
许大海本打算躺在炕上美美的睡一觉,不过刚刷完锅的王秀秀笑吟吟的走了进来:
“走啊,咱们上山摘山葡萄去啊?回来酿酒喝!”
秋风阵阵,远处的树飘落片片黄叶。
一个个老丝瓜挂在木头架子上,都变成了灰褐色,秋风一吹,碰撞着干枯的丝瓜叶子发出沙沙沙的响声。
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荣成林回到家,很快把犁扛过来了。
“犁扛过来了,怎么整?先犁哪一趟啊?”
“从东南角开始犁吧。”
荣成林要在前边儿拉犁,不过许大海没有答应,他们两口子是来串门儿的,不能让他们干重活啊。
犁是偏犁。
就是下边的锋利刀刃是倾斜的。
犁杆儿中间偏下的位置拴着麻绳,许大海拽过麻绳,绕过膀子,拉着犁往前走。
荣成林扶着犁把手,掌握方向以及犁地的深浅。
蹭蹭蹭~
两个大老爷们儿搭伙干活儿,泥土翻涌,大量的地瓜直接被翻了出来,确实要比用四齿子一点点的刨,速度快多了。
不仅王秀秀母女俩在后边跟着捡,荣成林老婆也在后边儿帮着干活。
王秀秀让她歇一歇,只听荣成林老婆笑道:“我这人啊天生的劳碌命,就是爱干活儿,看见活儿要是不做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