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枪法烂不要紧,许大海枪法好啊,跟着他不愁打不着野猪。”
“对啊我就是这样想的,所以今天才请一请许大海,要没有他的话,咱家也赚不到这90多块钱。”
90块钱在这个年代的农村已经算相当多的了,过好一个年是没问题的。
一夜过去。
隔天早上许大海就不想起了,躺在温暖的被窝筒里舒服的很。
一直睡到上午9点多才起来,小丫头连声叫他:“大懒虫。”
下午的时候老妈过来了一趟,整了一包熟芝麻过来,说做饼吃的话可以撒上一些。
唠了一会儿闲嗑后老妈又说了卖猪的事儿,说反正自家也吃不了那么多,干脆卖一头算了,年前猪肉价格还挺贵的。
“许友成出什么价儿?”
“1块1一斤。”
“这价格绝对不高,这样吧,我去街上问问去。”
没再耽搁下去,冬天天黑的特别早,眼瞅着太阳就要落山了。
穿好棉袄,围上王秀秀给他织的围巾,戴好帽子,许大海骑着二八大杠就去了乡里。
乡里老吴之前已经从别的地方买了好几头大白猪了,今年就不收了,不过他倒是向许大海提起了朴秀成。
“朴秀成在收猪?”
“是啊,收了有一段时间了,你去找他问问吧。”
告别老吴后,许大海一片腿骑上二八大杠就离开了,车轮子碾过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夕阳的余晖撒下来,把积雪,街边的墙壁,房檐都染上了一层淡金色。
老吴迈着瘸腿往屋子里走,嘀咕着:“许大海倒腾红参不是赚了很多钱吗?现在怎么还要卖猪呢?搞不懂啊。”
……
朴秀成家就在乡里住,不过是靠近边边的地方了,房屋矮小破旧,虽说是吃的商品粮,但是感觉还不如在农村呢。
好多年没来了,后世早就被拆光了,连一些小胡同,小街道都改了。
最后许大海连找带问的,终于找到了朴秀成的家。
只有他奶奶一个人在家呢,拄着拐杖,白发苍苍,耳朵还不好使。
好一番费劲的交流后,许大海才搞清楚朴秀成去市里卖猪去了,过个一两天才会回来。
“孩子,你留下一张纸条吧,写上你是谁,找小成有啥事儿,等他回来了我就给他看。”
老太太面容慈祥,絮絮叨叨的说着,又指了指她自己的脑袋:
“岁数大了我这脑子啊不好使了,记性不好,到时候我和他复述,也复述不清楚。”
老太太的话说的很中肯,许大海想了想,就在她家找了一个铅笔头,撕了一张月历牌写明身份和来意。
离开的时候。
他都出了门了才想起来,自己来同学家也没带什么礼品,况且朴秀成家里还有老人呢,有点唐突啊。
他就又去了附近的小卖部。
这里的货品种类确实要比村里的多,连津门产的麦乳精都有——8块钱一大袋。
想了想,许大海还是没舍的买麦乳精,只是一个普通上门,不用送太贵重的礼物。
最后买了两瓶罐头,两斤槽子糕。
当他去而复返,提着东西来到朴秀成家里的时候,老太太迷糊了一下,等弄清楚许大海的来意后坚决不收东西。
许大海放下东西就跑了。
“真是个好孩子啊,小成在外面瞎混胡混的,还能交到这种朋友呢?”老太太抹掉眼角一滴浑浊的泪水,喃喃自语着。
时间一晃三天过去了。
时间也进入了1984年的腊月,村里的鞭炮声也越来越响亮了,甚至不少人家已经准备着杀年猪。
这天上午8点,朴秀成终于风尘仆仆的从市里回来了,似乎是这一趟没少赚,脸上难掩喜色。
看了纸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