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此事的人,罪在不赦。”然而境内都称他为王。
百官奏请张骏立世子,张骏不听。中坚将军宋辑对张骏说:“礼制中注重储君,大概是重视宗庙的原因。周成王、汉昭帝在襁褓中立为太子,实在是因为国家的继承者不能缺少,储君应当早确定。从前武王刚建国时,元王当储君。建兴之初,先王在位,殿下正名为世子,何况现在国家更崇高,圣身亲自卓异独立,大业逐渐隆盛,太子之位怎能却缺人呢!臣认为国家有累卵之危,而殿下却认为比泰山还安稳,不是这样的。”
张骏听取他的劝谏,于是立儿子张重华为世子。7
借路成汉
在此之前,张骏派傅颖向成汉借路,呈送表章到京城。成汉武帝李雄不同意。张骏又派治中从事张淳向成汉称臣,假托此举以借路。李雄非常高兴。
李雄又与南氐杨初有仇,张淳于是劝说李雄道:“南氐不像话,屡屡成为边境上的祸患,宜先征讨百顷,其次平定上珪。我们两国合力。席卷三秦,东面荡清许、洛,扫平燕、赵,在平阳接回二帝的灵柩,把皇帝迎回洛邑,这是英雄霸主之举,千载一时的机会。我们的国君之所以不远万里,派遣下臣冒着危险前来表达诚意,是因为陛下义名远扬,必然能同情我们国君为皇上效力的心志。天下的善事是相同的,请陛下考虑。”李雄生气了,假装同意,想把张淳丢到东面的山峡中去。
成汉人桥赞秘密地把此事告诉张淳。张淳对李雄说:“我们国君之所以派小臣行走于荒无人迹的地方,通过许多蛮族的地区,不远万里来表达诚意,确实是因为陛下能主持正义同情戮力于王室之臣,能成全别人的美节。如果想要杀掉下臣,应当在都市之中公开进行,在众目之下公布,就说凉州不忘旧义,通使者到琅邪,为的是表示忠诚,向我们借路,他们主圣臣明,我们发现了把他杀掉。可以使义名远扬,天下畏惧威势。如果偷偷地杀死在江中,威刑不能显示,怎么足以声扬美好的功业,告示于天下呢?”李雄大惊说:“哪有这种事!我将放你回河西呀。”8
成汉司隶校尉景骞对李雄说:“张淳是个壮士,应当把他留下来任职。”李雄说:“壮士哪能被人留下,姑且按你的意思去观察观察他。”
景骞对张淳说:“卿身体肥大,天气暑热,可暂且送手下官员回去,少住几日等天气凉快。”
张淳说:“我们国君因皇帝被幽禁蒙辱,灵柩未回,天下之耻未雪,百姓生命危亡,所以派张淳我来出使,向大国表示诚意。所议论的事情重大,不是手下官员能传达得了的。如果是手下官员能解决的事,那么张淳我本来也就可以不来。即使有刀山火海,在所不辞,难道寒暑还值得躲避吗?”
李雄说:“此人很勇武,不能为我所用。”赠厚礼送张淳回去。
李雄对张淳说:“贵主上英名盖世,地势险要兵力雄厚,为什么不称帝而在一方自乐呢?”张淳说:“我们的国君因其祖其父都是济世忠良,未能洗雪天人之大耻,解除百姓的危难,天晚了不记得吃饭,枕戈待旦。因琅邪王在江东重新振兴基业,所以不远万里辅佐奉拥,将要成就桓、文的事业,说什么自乐?”
李雄面有愧色,说:“我祖我父也是晋臣,昔日与其他六郡避难来到此城,得到同盟者的推举,于是有了今天。琅邪王如果能在中原复兴大晋基业,我也将率众辅佐他。”
张淳回到龙鹤,招募士卒护送表章,后来都送到京城,得到朝廷嘉赏。9
西域并降
张骏议论要严刑峻法,群僚都以为得宜。参军黄斌进言说:“臣未见可行。”张骏问他为什么。黄斌说:“法律制度是用来治理国家,使风俗笃厚人心同一的,建立起来后就必须执行,不能够高下不平。如果尊贵者犯罪,那么法律就无法实行了。”
张骏推开几案改变脸色说:“法律只注重实行,制度不分地位高下。再说如果不是黄君,我听不到批评的话。黄君可以说是忠之极。”就在座中提拔他为敦煌太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