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 > 第614章 晋7

第614章 晋7(1 / 5)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我师妹会爆炸!你师妹会吗! 师父赐我玲珑心,举世无敌! 丹皇,医圣,镇苍穹! 大明柱国:从清廉知县开始 嫡女夺珠 纨绔世子,捡个女帝当老婆 影视诸天:扬帆起航 名柯:行走在灰色地带的腹黑萝莉 穿成极品婆婆后,带崽卷成首富 重生1983:我妻京圈大小姐

司马睿(276年-323年1月3日2

),字景文,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中国东晋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

3

司马睿十五岁袭封琅邪王,在八王之乱后期依附于东海王司马越,任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留守下邳。永嘉之乱爆发后,他采纳王导之谋,求取南下发展之机,于永嘉元年(307年)以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职移镇建邺。在王导、王敦兄弟的辅佐下,优礼南北士族,消灭反抗势力,安置流亡,终得在江南立足。晋愍帝被汉赵军俘获后,司马睿自称晋王。太兴元年(318年),司马睿得知晋愍帝死讯,遂即皇帝位,据有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珠江流域地区,建都建邺,史称东晋。在东晋建立的过程中,以王导、王敦为首的琅邪王氏家族贡献最大,出现“主弱臣强”的局面。司马睿被迫在政治上服从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称为“王与马,共天下”5

。但他不甘心受人摆布,遂重用刘隗、刁协、戴渊等人,推行以法御下、调整中枢、搜括户口、加强军权举措,企图排斥削弱王氏兄弟,振兴皇权。永昌元年(322年),素有野心的王敦以诛刘隗为名,在武昌起兵,攻入建邺,杀死戴渊,软禁司马睿。王敦在训诫朝廷君臣后,退回武昌,遥控朝廷。

4

司马睿愤懑不已,最终在忧愤中病逝,享年四十七岁。谥号元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建平陵。2

司马睿在高门大族的支持下登上帝位,又与这些大族矛盾重重,始终受制于大族。这一“君弱臣强”的格局影响了整个东晋历史的发展,直至南朝仍有所体现。

人物生平

皇室疏属

司马睿出身于西晋皇族。祖父司马伷为司马懿的庶出之子,在西晋开国后累封琅邪王,在平吴之役中立有大功。其父司马觐袭爵琅邪王。一生无突出事迹。

7

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司马睿生于洛阳。太熙元年(290年)司马觐去世,年仅十五岁的司马睿依例袭琅邪王爵。同年四月,晋武帝司马炎驾崩,继立的晋惠帝司马衷鲁愚迟钝,无力驾驭政局。于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开始了持续十余年的“八王之乱”。在动荡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处于帝室疏族地位的司马睿采取恭俭退让的方针,以求自保。据说以忠直闻名的侍中嵇绍此时已对司马睿颇为赏识。

在洛阳时,司马睿仅官拜员外散骑常侍10

,所交结密切的朋友只有琅邪人王导。王导出身北方头等士族“琅邪王氏”。他观察局势变化,多次劝说司马睿回到封国,以施展抱负。司马睿虽赞成王导的主张,但却难觅归国之机11

永兴元年(304年)七月,时任左将军的司马睿跟从挟持了晋惠帝的东海王司马越,参加了征讨成都王司马颖的战争。结果朝廷军在荡阴(今河南汤阴)被打得大败,司马越逃回封国,司马睿与惠帝以及诸王公大臣均被劫掠入邺。不久,司马睿的叔父、东安王司马繇因得罪司马颖而被害。司马睿担心受到牵连,暗中逃出邺城,奔往洛阳。途中险些被黄河岸边的津吏捕获,幸得随从机智解救,才得以幸免。到洛阳后,他马上将家眷接出,回到琅邪封国。12

谋划南渡

永兴二年(305年)七月,司马越实力恢复。为操控朝政,他以西迎天子为借口,联络山东各方镇讨伐占据关中的河间王司马颙。临行前,他授司马睿为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之职镇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为他看守后方13

。司马睿延请王导担任平东将军司马,凡有“军谋密策”,都听由王导规划14

这一时期,司马越弑君专权,愈加暴虐。王导等人预感到天下将要大乱,于是更加卖力地劝说司马睿出镇建邺。他还利用自己兼参东海王军事的便利条件,争取到了东海王妃裴氏的支持,从而使司马睿在永嘉元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神印:柔弱魔法师,只有亿点人脉 女总裁保镖,怎么是我的技师 我在大唐当道姑 启禀殿下,世子今天还在装 差一点我就碰到月亮 炎灵珠 女尊:大佬逃荒种田宠夫郎 侯子高老师我保了 重生:每日到账1亿美金 原神钟离bg之小青龙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