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持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拆解、分析、重组。
闭关的第一个星期。
他都在思考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传统武学,是将人体视为‘兵器’。
所有的修炼,都是为了如何更高效地调动气血与内力。
去‘攻击’、去‘破坏’。追求的,是力量的‘极致爆发’。”
“这种功法,本质上是一种‘消耗’,是在燃烧生命,换取强大的战斗力。”
“我需要的法门,不能走这条老路。”
“那是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将人体,视为一个‘小天地’,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
“修炼目的不是为了向外爆发,而是为了维护这个小天地的‘内在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它追求的,不是瞬间的强大,而是‘长久的存续’!”
这个念头一旦确立,叶昀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
他迅速为新功法,制定了三条不可动摇的核心原则。
第一,【顺天应时】。人是天地的一部分,就必须顺应天地的节律,而非逆天而行。
第二,【固本培元】。一个漏水的木桶,无论往里加多少水,都是徒劳。
必须先“堵漏”,再“蓄水”。
第三,【性命双修】。身体是船,精神是舵。船破舵毁,皆是妄谈。
三大原则确立,便有了地基。
第二个星期,叶昀开始搭建框架。
他将《黄帝内经》中“十二时辰对应十二经络气血流注”的理论。
与《全真大道歌》中“顺天应时”的理念结合。
试图规划出一条完全顺应人体自然生理节律的行功路线。
他又将《九阴真经疗伤篇》的精髓,逐字逐句地拆解、揉碎。
作为功法中负责“修复”模块的核心。
再逆向运用《摄心大法》的原理,不是震慑他人,而是“滋养”自身心神。
框架逐渐成型,但叶昀总觉得还差了最关键的东西。
这个框架,太松散了,没有一个真正的核心,能将所有部分完美地串联起来,让它们自发地运转。
第三个星期,他遇到了瓶颈。
无论他如何推演,都无法让这个系统“活”过来。
连日的枯坐与思索,让他心浮气躁,双眼干涩发胀。
“咚、咚咚。”
门外传来轻微的敲门声,是岳灵珊。
“哥,你……你还好吧?都十多天了,娘有点担心你。”声音里满是藏不住的忧虑。
叶昀心中一暖,正欲开口,却福至心灵。
他屏息凝神,尝试将脑中那套尚未成型的温和理论运转起来,一股平和气息缓缓透过门板弥漫出去。
“我无事,只是有些感悟,勿扰。”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温润力量。
门外的岳灵珊愣了一下,不知为何,心中那股焦躁竟奇迹般地平复了下去。
仿佛被春风拂过。她“哦”了一声,乖巧地退开了。
不远处的廊柱阴影下,劳德诺正悄然靠近,竖耳倾听,眼中闪烁着探究的光。
岳灵珊猛地回头,故意重重地“咳”了一声,目光如剑地盯了过去。
劳德诺身形一僵,讪讪地笑了笑,转身快步离去。
书房内,叶昀并未察觉这番插曲。
他因刚才安抚岳灵珊时的灵光一闪,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直到某天深夜,他疲惫地翻开《黄帝内经》,目光无意间落在“五脏对应五行”的篇章上。
脑中,一道灵光如惊雷般炸响!
“对了!五行!是五行相生!”
他猛地站起身,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嘴里念念有词。
“比如《混元一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