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亮有力的声音破开浓雾。
一把短刀直中狼王眼睛。
紧接着数把匕首飞入林中,又是几声闷响。
狼群这才四散逃开。
“好了,它们都跑了。”
周慈摸了摸怀中的书,泄气般地跪倒在地上,狠狠吐出一口气。
元卿蹲在他身边,“怎么,这点危险就怕了?当初是谁吵着喊着说自己有圣贤护身,天不怕地不怕呢?”
周慈臊红了脸,低着头躲避视线。
元卿将绳子的另一头递给他,“拴在腰上,小心迷路出不去,有这个能安心些。”
衙役们都走在前头,周慈确定他们那些人听不到自己讲话,便跟上去说:“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
“猜呗。”元卿看着他,“依你周大人的习惯,便是在任命途中也要书不离身的,况且你又喜静,趁着休息时间定要寻一处阴凉舒适的地方看书。”
说话时几人已经走出林子。
“听你堂兄说,你思考时坐不住,总要乱走,所以身边得时常有人看着,防止你不注意掉茅坑里。”
周慈:“……”
元卿指了指他身上,“起初我也猜过你可能会因为好奇幽林奇异,想着要进去看看,可一想到你那胆子,便觉得这个猜想不对。”
周慈拍掉身上的泥土,如待珍宝般将几卷书放于怀中。
他抚着胸口,满意笑道:“陆大人说你小子不错,嗯,果然不错。”
元卿:“……”
有衙役凑过来问:“大人,他到底是谁啊?”
“知道朝中有一个书呆子状元郎么?”
其他人也凑过来,均摇了摇头。
他们一直都待在县衙里,哪里知道什么朝中大事呢。
“那你们一定听说过‘墨焚三山鼠’这个故事吧?”
“就是说用墨水烧死三只老鼠的那个?这怎么可能?”
元卿笑着摇头,“墨水是对,可并非是三只老鼠,而是老鼠的名字叫三山鼠。”
见几人还是不解,元卿招呼着他们一齐坐下。
“周大人幼时极爱读书,便叫家人将书屋建在山上。那山并不高,似小丘般一个挨着一个,周大人便将它们唤作‘三山’。‘三山’在古书上有神山之名,代表着向往美好之意。周大人遍览群书,追寻大道,也是志在此处。”
元卿看着远处周慈的身影。
“后来有一日,他因读书太过入迷,不小心碰翻了桌上的灯烛。”
一人追问:“房屋烧了?”
“现实中没有,房屋被烧只是他脑中幻想的。”元卿说,“他回过神一看,才发现自己碰翻的只是砚台。当时正有只老鼠在偷吃桌上的糕饼,翻倒的墨水泼了它满身,惊得它满屋子乱窜。”
“后来呢?”
“后来啊,周大人得到启发,写下了那篇有名的《三山论》,他借事论理,直指朝中弊病,得丞相赞赏,‘墨焚三山鼠’的故事也因此流传开来。”
过了片刻,陆昭主动靠后,与她并排坐在一处。
元卿把耳朵伸过去。
陆昭抬手挡嘴,“你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吗?”
元卿瞅他,“……咱直接点成么?”
“刚刚有个女子突然跑出来,她说她是陈灼的妾室。”
元卿双眼睁圆。
嗯?
有瓜?
可刚勾起她的好奇心,陆昭便不再往下说了,搬着凳子又坐回去。
元卿无声哀嚎:不带您这样的啊,陆大爷!
元卿随后又瞄上了姜祈生。
于是她缓缓凑近,眼睛笑眯眯的。
“姜大人,关于方才之事,可否告知一二?”
姜祈生往陆昭那边看去,无奈笑了笑,将身子侧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