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君晗集团顶层。
郑安民听着张皓院士和林浩博士无比激动却又尽可能保持严谨的汇报,看着那份凝聚了十七年心血的最终报告,即便是他这样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商业巨擘,也难掩内心的激荡。
他站起身,走到张皓和林浩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张院士,林博士,还有‘羲晗’所有的同志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君晗谢谢你们!国家…也会谢谢你们!”
他立刻意识到这件事的巨大意义和随之而来的风险。“立刻启动最高等级保密!实验室全面封锁,所有数据物理隔离,核心人员签署终身保密协议!安保等级提到最高!”他的指令清晰而果断,“另外,立刻开始着手产业化可行性评估和专利布局!要快!但要绝对稳!”
接下来的几个月,“羲晗”实验室在绝对保密的状态下,进行了更加严苛的重复验证和极限测试,结果一次比一次完美!产业化评估小组也秘密成立,开始勾勒量产蓝图。
然而,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君晗集团持续十七年巨资投入电池研发并非绝密,近期实验室异常严格的安保和保密措施,以及核心人员几乎与外界断绝联系的状态,还是引起了一些境外竞争对手和情报机构的注意。
网络上开始出现一些捕风捉影的猜测:“传闻君晗在电池领域有重大突破?”“华国某企业可能解决了固态电池难题?”
甚至,“羲晗”实验室的网络遭到的黑客攻击次数呈指数级增长,尽管有多重防火墙和物理隔离,但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已经开始弥漫。
郑安民感受到了这种压力,他知道,窗口期可能很短,必须在对手完全反应过来、采取更激烈手段之前,完成国内的战略布局,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不可撼动的产业优势和战略优势。
这也正是他为何在拿到最终确认报告后,第一时间、甚至有些冒险地直接打电话给正在开会的儿子郑开叶的原因,这件事,已经超出了纯粹商业的范畴,必须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由郑开叶来统筹推动,才能最大化其价值,并确保其安全。
“爸,是我,正在开会,有什么事?”郑开叶接通电话,语气平稳但直接。
电话那头,传来郑安民的声音,这位平日里沉稳如山、执掌着庞大商业帝国的老人,此刻的声音却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甚至有些微微颤抖:“开叶……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郑开叶目光一凝,心脏猛地一跳,他瞬间意识到了父亲所指何事,但仍保持冷静:“爸,慢慢说,什么成功了?”
“电池!是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过500Wh/kg!循环寿命超过2000次!快充性能远超预期!实验室数据全部达标,甚至比我们最乐观的估计还要好!重复验证了三次,结果一致!”郑安民的声音因为激动而语速极快,“老张带着团队熬了整整一个月,刚刚拿到了最终的综合测试报告!开叶,我们真的做成了!彻底成了!”
即便是以郑开叶的心性修为,在得到父亲确切的肯定后,脑海中也不禁有瞬间的轰鸣与空白,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兴奋与成就感如电流般席卷全身!
全固态电池!君晗集团旗下新能源板块投入巨资、历时近十年、遭遇无数次失败和质疑才攻克的技术堡垒!这项被全球各大车企和电池巨头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终极方向、却始终无法突破大规模量产和技术稳定性瓶颈的革命性技术,竟然真的在他的集团、在他的国家,率先取得了全面突破!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全球能源格局、交通出行方式乃至地缘政治版图,都可能因此而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其意义,丝毫不亚于他当年力排众议将初具规模的芯片业务无偿捐赠给国家!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声音变得更加低沉而锐利:“保密情况如何?测试数据绝对可靠吗?量产化路径和成本评估有没有初步方案?”
“绝对可靠!核心数据目前仅限老张和三个副总工知晓,实验室已经完全封闭管理,所有数据硬盘物理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