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陈博文亲自带着几个手巧的技工,根据林好的“口述原理”,叮叮当当地敲打、焊接,硬是用废旧零件和车床附件,拼凑出了一台结构极其简陋、需要两个人配合操作的手摇膛线机。
一个人费力地摇着曲柄,带动螺旋刀具缓慢旋转前进,另一个人则小心翼翼地固定枪管,控制进给。
“吱嘎…吱嘎…”
机器发出令人牙酸的噪音,效率依然不高,但比起纯手工锉,精度和速度都提升了一大截!
几天后,在消耗了大量材料和汗水之后,第一支“燎原二式”步枪,终于颤巍巍地摆在了林好面前。
外形和“一式”差别不大,枪托还是那粗糙的木头,枪身也带着土法锻造的痕迹。
但细节上确实有改进:枪口多了一个喇叭状的简易消焰器,聊胜于无;瞄准具似乎调整过,但看着还是歪歪扭扭;最关键的是,枪管明显更厚实了一些,膛线虽然粗糙,但清晰可见。
“走!靶场试试!”林好拿起枪,掂量了一下,沉甸甸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