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耀哥!”
“就按你说的办!
这个生意,我们红星饭店,做了!”
这声“耀哥”
,叫得张耀心里也是一阵感慨。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青石村和红星饭店,就不再是简单的供求关系,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绑在了一根绳上的利益共同体。
他赌赢了!
不仅为青石村找到了在价格战中活下去的路,更是一脚踹开了高端市场的大门!
送走了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的刘经理,张耀回到村里,立刻将这个消息,在合作社的骨干会议上宣布了。
当听到“独家供应”
、“利润分成”
这些闻所未闻的词语时,所有人都被镇住了。
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家东西不降价反倒涨价了,还能把生意做得更大。
但他们明白一点,耀子,又一次带着他们,从绝境里杀出了一条血路!
整个青石村,再次沸腾了!
之前那股被红石村逼到墙角的憋屈和阴霾,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扬眉吐气的兴奋和对张耀近乎盲目的崇拜!
“龙门山珍”
礼盒,一炮而红。
红星饭店将其作为最高端的招牌菜推出,定价九块九一盘,几乎是普通菜肴的十倍!
可即便如此,依旧被抢疯了。
那些来吃饭的领导、老板,就好这一口“独家”
和“牌面”
。
能在饭桌上点一道“龙门山限定山珍”
,仿佛自己都高人一等。
这道菜,成了县城里一种新的社交货币。
红星饭店的生意,因此又上了一个台阶。
而青石村合作社的账上,也多出了一笔笔触目惊心的分成款。
看着账本上那不断攀升的数字,村民们每天都乐得合不拢嘴。
他们觉得,好日子,来了。
然而,张耀,却再次感到了不安。
夜深人静。
合作社的办公室里,只有他一个人。
昏黄的煤油灯下,他没有看那些喜人的账目,而是摊开了一张白纸,眉头紧锁。
他的面前,摆着两个东西。
一个是陈桃花精心编制的竹篮礼盒,古朴雅致。
另一个,则是他托二牛从县城供销社买回来的,一个印着“上海”
字样的饼干铁盒,四四方方,色彩鲜艳。
竹篮虽好,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产量太低。
村里手巧的篾匠和妇女就那么几十个,不吃不喝地干,一天也就能产出百十来个。
这对于满足红星饭店的需求,还勉强够用。
可张耀的野心,绝不止于一个小小的县城!
他的目光,是地区,是省城,是更广阔的天地!
要想走出去,这点产量,无异于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