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巨响震天,剑芒过处,坚硬的白玉地砖如同纸糊般被轻易切开半尺之深,碎石激射,烟尘弥漫。
一道深达半尺,宽约五尺,约一里长的巨大沟壑,瞬间出现在广场之上,将冲在前面的御林军与金銮殿强行隔开。沟壑边缘残留的凌厉剑意让靠近者肌肤刺痛,心生寒意。
这一剑,并非为了杀戮,而是绝对的震慑!
所有御林军士卒都被这宛如天威的一击吓破了胆,手脚发软,兵刃“叮当”坠地,看着莫沉的眼神充满了恐惧,如同仰望神明。那些原本还想顽抗的叛党官员,更是面如土色,瘫软在地,磕头如捣蒜。
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反抗都显得苍白可笑。
在莫沉冰冷目光的注视下,残余的叛党成员战战兢兢地交出了掌控的传国玉玺。
霍玉瓷在莫沉的护卫下,一步步走上御阶。她并未立刻坐上龙椅,而是先来到年幼的皇帝面前,柔声安抚受惊的太子。然后,她转身,面向鸦雀无声的满朝文武,目光扫过那些熟悉或陌生的面孔。
“国贼已诛!”她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回荡在寂静的大殿,“本宫,静文公主霍玉瓷,今日奉先帝遗志,清君侧,正朝纲!”
她宣布,鉴于皇帝年幼,由她以静文长公主身份监国摄政,总揽朝政,待皇帝成年明事理后,即刻归政。同时,颁布敕令:褒奖忠良,严惩叛党元凶,赦免大部分被胁从者,迅速稳定京城局势,恢复秩序。
静文公主的安排有理有据,既避免了幼主临朝可能引发的动荡,也彰显了霍氏皇族延续法统的决心,更暗合了陈晋生前淡泊名利的理念。
一众老臣,无论是真心拥戴还是慑于莫沉之威,皆纷纷跪倒在地,山呼:“臣等谨遵长公主殿下懿旨!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见京城局势已初步掌控,霍玉瓷身边已有张文远、福王等忠臣辅佐,安全无虞,莫沉便知是自己离去之时了。
朝会散去,在偏殿中,莫沉向霍玉瓷辞行。
“师娘,京城之事已了,您保重。弟子……该走了。”莫沉轻声道。
霍玉瓷眼中泛起泪光,紧紧握住莫沉的手:“沉儿……多谢你。若无你,师娘此生复仇无望,泰安国亦将沉沦。你师父……在九泉之下,也会为你骄傲的。”
“师娘言重了,此乃弟子本分。”莫沉取出一枚温润的玉符,递了过去,“此符蕴含弟子一丝神念,若遇万分紧急、无法化解之危,可捏碎它,或能感知。”
霍玉瓷珍重接过,哽咽道:“你……也要万事小心。你仙路漫漫,险阻重重,记得你师父的话,持身以正,问心而行。”
莫沉重重点头,最后看了一眼这宫殿,他不再犹豫,身形一晃,已至殿外广场。
在无数道复杂目光的注视下,莫沉朗声一笑,身形在法力激发之下,被五色灵光包裹,御风而起,直上九霄,几个呼吸间,便消失在白云深处,洒脱不羁,宛如仙人临凡后重返天阙。
脚下,京城逐渐缩小,成为广袤山河中的一点。莫沉翱翔于蓝天之上,心中牵挂稍减,但前路依旧漫漫——枫烬之谜、仙途求索、朱胜霞遗愿、自身身世……
筑基,也就意味这修仙,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