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本质最纯粹的概括——一位纯粹的剑道导师,一位选择隐逸的求道者。
葬礼上,千剑阁弟子人人戴孝,神情肃穆。凌云志代表全阁宣读祭文,追思老阁主一生功绩与高风亮节。那名鸿丰山血战中唯一的幸存弟子,挣扎着来到墓前,叩头痛哭,讲述那日的惨烈与老阁主最后的英勇,闻者无不动容。
就在葬礼即将结束时,一身素缟、面容憔悴却背脊挺直的霍玉瓷,缓缓走到了墓前。她先是对着墓碑深深三叩首,然后转过身,面向所有参加葬礼的千剑阁门人,以及一些闻讯赶来、身份隐秘的旧臣。
霍玉瓷的目光扫过众人,不再是往日酒馆老板娘的温婉,而是透出一股久违的威严与决绝。声音清晰,带着一丝沙哑:
“诸位!”她开口,语惊四座,“昔日,我霍玉瓷,为避纷争,为求安宁,随先夫隐姓埋名,居于鸿丰山下,只愿做一平凡妇人。然,树欲静而风不止!奸佞篡权,屠戮宗室,更害我夫君性命!此仇此恨,不共戴天!”
她顿了顿:“今日,于先夫墓前,我霍玉瓷,以泰安国静文公主之名立誓!必将重返京城,清理门户,肃清反叛,重掌朝纲!既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更为我亡夫陈隐山,讨还血债!”
声音铿锵,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此刻,她重拾身份与责任,决心复仇并重整河山的公主与未亡人!
凌云志上前一步,拱手肃然道:“公主殿下!千剑阁上下,感念老阁主恩德,必将竭尽全力,护卫殿下周全,助殿下联络忠义之士,澄清玉宇!虽我阁规限定,不直接涉足朝堂,但此等大义之事,我千剑阁义不容辞!”这番表态,既表明了支持,也划清了界限,符合江湖门派的立场。
葬礼之后,莫沉强忍悲痛,留在千剑阁。他知道,完成师父的传承,是他此刻最重要的责任。
莫沉选择了千剑阁禁地中的悟剑石窟。此洞幽深,石壁坚硬异常,非神兵利器难以留下痕迹。莫沉立于石窟中央,屏息凝神,体内筑基期的灵力缓缓流转。
下一刻,他并指如剑,指尖吞吐着尺许长的凝练剑气!他开始在光滑如镜的石壁上刻画。不再是笔墨,而是以剑气为笔,石壁为纸!
首先是最基础的《滴水穿石剑》。剑气划过,石屑纷飞,一行行蕴含剑意的心法口诀清晰地出现在石壁上,笔划深入石中,带着一股“专注一点,绵绵不绝”的意境。紧接着,是剑招图谱,并非简单的图形,而是一道道剑气留下的轨迹,蕴含着出剑的角度、运劲的法门,玄妙非凡。
然后是《惊鸿照影剑》,剑气变得灵动飘忽,刻下的字迹和图谱也带着迅捷与变幻之意,仿佛随时会从石壁上飞掠而出。
最后是《青山不动剑》,剑气凝重沉稳,刻痕深藏不露,却透着一股岿然不动、稳如磐石的气势。
莫沉全神贯注,将三套剑法的精髓毫无保留地倾注于石壁之上。整个过程持续了数日,当他落下最后一笔时,整面石壁已然布满了密密麻麻、蕴含无尽剑意的文字与图谱,剑气隐隐,光华流转,成为千剑阁一座新的武学宝库!
刻录完毕,莫沉又花费数日时间,亲自为凌云志、铁面、秋水等核心长老详细讲解每一招每一式的精要,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这绝学能够被正确理解和传承。
做完这一切,莫沉独自一人,再次来到葬剑谷顶,陈晋的墓前。
山风猎猎,吹动他的衣袍。墓碑安静地矗立着,仿佛师父就在那里,平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霍玉瓷已在千剑阁的暗中支持下,开始接见那些秘密前来的旧臣,筹划着返京的每一步。
莫沉抚摸着冰冷的墓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与悲伤,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前行的决心。师父的仇要报,师娘的安危要顾,自己的仙途要继续,体内的枫烬之谜要解,朱胜霞的托付要完成……前路漫漫,荆棘遍布。
莫沉深吸一口气,对着墓碑深深一拜。
“师父,您安息吧。您的剑道,已留传承。您的仇,弟子与师娘,绝不会忘!剩下的路……弟子,会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