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罢,陈晋亲手为莫沉束起墨发,动作庄重而一丝不苟,将那象征成人与责任的缁布冠,稳稳戴在莫沉的发髻之上。霍玉瓷随即上前,为他细心理平衣襟,拂去肩上并不存在的微尘,眼中满是欣慰与慈爱,仿佛在看待自己终于长大的孩子。
礼成!
祝贺声、敬酒声顿时如潮水般涌来。乡邻们淳朴的热情与真挚的祝福,将莫沉团团包围。碗沿相碰的脆响,乡音俚语的喧闹,这份凡尘俗世最质朴的温情,如同暖流,一点点浸润着莫沉孤寂的道心。
宴席持续至日落西山,方才曲终人散。帮着师娘收拾好杯盘狼藉,已是月上柳梢,清辉满地。
喧哗过后,小院重归宁静。皎洁月光如水银泻地,将老梨树的影子拉得斜长。莫沉独自坐在树下的石凳上,并未解下头上的缁布冠,新衣在月华下泛着清冷的幽光。
白日的热闹如潮水般退去,莫沉的种种思绪却如暗流涌动,纷至沓来......
藏仙谷的父亲、妹妹,他们的失踪如同一个巨大的谜团,是何等强大的幕后之人能让他们凭空消失?
发小余田受托照看的酒窖与家宅,现在不知他们怎么样了?
雾中城的当兰,自妖乱后失散,她可安好?
海沿汇所见的诡异炼尸、弥漫魔气,如同笼罩真相的巨大阴影究竟和父亲、妹妹的失踪有没有关系?
体内的枫烬,神秘莫测,是福是祸?是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还是终有一日能将其化为己用?
出云岫的过往,秘境暗算的仇怨,漆雕文篆的赠言……
朱胜霞临终托付,今后还要寻找朱家后人,将凝符之体的衣钵传承下去?
万千思绪,如乱麻缠心,又如潮水拍岸。然而,在这纷繁复杂之中,一点灵光如暗夜灯塔,渐渐清晰。
莫沉此刻又想起师父平日看似随意的点拨:“心为物役,则惶惶不可终日,如舟行无舵;剑为心役,则锋芒自有归处,可破开万重迷雾。”
是啊!外物、恩怨、责任、目标,若被其牵着鼻子走,便是为物所役,不得解脱。唯有持定本心,不断叩问内心、审视自身、明辨是非,何为真正重要?何为值得坚守?何为吾道所在?
让一切抉择皆发自内心,让手中之剑,只为内心的道义与坚守而挥,方能斩开重重迷障,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坦途,得大自在,证大道理!
一念通达,豁然开朗!所有的迷茫、焦虑、沉重,仿佛都被这澄澈月光涤荡一空,心中一片清明宁静。
莫沉缓缓起身,面向云开月朗的夜空,目光如星,坚定无比。
“吾字,当为——问心。”
次日清晨,莫沉来到院中。陈晋正在缓缓打着一套养生的拳法,霍玉瓷则在晾晒着新采的草药。
莫沉走到二老面前,躬身行了一个大礼:“师父,师娘。弟子昨夜静思,已取定表字。”
“哦?”陈晋收势,目光如电,看向他。
“弟子取字,问心。”莫沉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然力量。
陈晋闻言,目光骤然深邃如古井,仿佛要穿透莫沉的躯壳,直视他昨夜经历的所有心路历程;陈晋凝视良久,半晌,方缓缓颔首,嘴角竟难得地牵起一丝赞许的笑意。
“问心…莫问心。”他重复了一遍,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蕴含着某种天地至理,“好!此字极妙!看似不言不语,不问外界纷扰,实则是时刻向内探求,叩问本心。世间万物,恩怨情仇,名利枷锁,皆可视为外物,抛却一旁,唯此‘心’字,不可不察,不可不问。持此心,明此性,方能御此剑,行此道。你能于弱冠之日悟得此节,甚好!为师…甚慰!”
霍玉瓷虽未必完全理解这字中深意,但见夫君如此激赏,也知莫沉所取之字定然极合其心,脸上漾开温暖如春阳的笑容:“心正则剑正,凡事但求问心无愧,便是最好。沉儿,婆婆也觉得这字好得很。”
莫沉再次深深一揖,一切尽在不言中:“谢师父、师娘成全。”
朝阳恰在此时跃出江面,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