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信念、你的道义、你想要守护的人与事,才是出剑的理由。剑随心动,心之所向,剑之所指。如此,剑才有魂,人才能有根,方能在这纷扰世间,立得稳,走得远。”
她转回头,看着莫沉,目光灼灼:“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他拼死血战、宁折不弯的底气从何而来。他不是在反抗追兵,他是在用手中的剑,扞卫自己内心的选择——那份追求真情与自由的本心。我也终于下定决心,什么公主尊荣,锦衣玉食,若是以失去内心真正所求为代价,那便是最沉重的枷锁。我不愿再心为物役,我愿追随他的脚步,求一个剑为心役,哪怕前路风雨荆棘,但我的心是自由的。”
“于是,我才留下那一封诀别的书信,便随他离开了京城。”她的语气归于平静,“后来经历的种种追杀、血战,乃至最终的谈判、归隐,都是我们为这份‘剑为心役’的选择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我们守护内心选择的证明。这山野清贫,外人看是失去,于我而言,却是挣脱牢笼,心有所归。”
莫沉静静地听着,只觉得胸中有一股热流在激荡,仿佛有一扇全新的门在他面前打开。他修仙时,追求法力境界、法宝丹药,何尝不是一种“心为物役”?
而师父师娘的故事,却向他展示了另一种强大的可能。
“师娘,我……”莫沉声音有些沙哑,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我好像有些明白了。师父那超凡的剑术,其根基并非仅是技巧与力量,而是……而是这份‘剑为心役’的意志?”
霍玉瓷欣慰地笑了:“正是。他的剑,因有魂而强,因有念而利。沉儿,你师父让你练剑,磨砺的不仅是身手,更是这颗心。希望你将来无论遇到什么,都能辨明本心,不让外物奴役了你的意志,让你的剑,只为心中值得守护的道义而挥。”
这一刻,莫沉对剑道的理解,踏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他望向手中的扫帚,仿佛也看到了一柄无形之剑的未来轮廓。
霍玉瓷笑道:“好了,旧事说完,桂花也快晾好了。明日婆婆给你做最拿手的桂花糕。”
正在此时,陈晋提着两条鲜鱼从江边回来,见二人在廊下说话,目光扫过霍玉瓷带着追忆神色的脸庞,又看看恭敬肃立的莫沉,似是明白了什么。他并未多言,只对霍玉瓷温和道:“玉瓷,晚上炖鱼汤吧,沉儿近日练剑辛苦,该补补身子。”
霍玉瓷笑着应了,迎上前去接过鱼,夫妇二人相视一笑,默契自然,万千深情尽在不言中。
莫沉看着师父师娘并肩走入厨下的背影,夕阳将他们的身影拉长,融在一起,平凡而温馨。他心中那份因仙路断绝而产生的迷茫与焦虑,忽然间淡去了许多。
仙途渺渺,道阻且长。
然则人间有情,剑心有寄。或许,这亦是另一种修行。
莫沉望向手中之剑,目光愈发清澈坚定。
修行需问心,此心归处,是吾乡。此剑所向,为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