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和扶苏一样,以为‘仁政’能够解决大秦的问题?”
听到这里。
嬴政已经不想听下去了,怎么自己的儿子,一个个都被儒家忽悠了呢?
“父皇,您这就错了。”
见此情形,赢辰继续开口而道,“儿臣并不以为,长兄所言的‘仁政’能够解决的了如今大秦的问题。”
“等等,六弟。”
还以为赢辰在站自己这边的,扶苏的脸上带着一丝困惑,“你为何认为,儒家的‘仁政’无法解决大秦的问题呢?”
治学儒家,扶苏对于儒学自然是相当尊崇的。
所以对于赢辰的态度,扶苏的表情不免多了几分的不满。
“长兄,我能够问一句,您口中的‘仁政’又是什么呢?”
扶苏微微一怔,眼神带着一丝诧异和不悦。
不过,还是耐着性子给赢辰解答,语气显得不急不慢。
“仁政,敬民,养民,教民也。”
“以德化人,以礼制心,以恩服众。”
“使百姓知廉耻而自律,知父子亲和,知上下而不乱。”
说到此处,扶苏看向赢辰的目光,多了几分属于他的固执。
“仁者,利于民也,天下归心,何愁大秦不固。”
扶苏的话语落下,文武百官深色微动,而淳于越等儒家博士,面色更是激动。
长公子的‘儒家仁政’一说,可以说说到他们心坎里了。
在他们眼中,如今的大秦,需要的就是这一套,才能让大秦长治久安。
不过,闻言的赢辰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长兄说的很好,但是你没有考虑好大秦的实际。”
“而且‘仁政’能够实现,那么孔夫子周游天下,为何自大秦统一六国结束,都没有国家使用过儒家学说。”
“长兄,可有仔细研究其中含义?”
扶苏面色不悦,刚想开口反驳,但很快就被赢辰打断。
“治大国如同烹小鲜,长兄你的理解,在我看来过于浅薄了。”
他说着,看向了眼前的扶苏,“就以儒家的‘德’来说,以周天子为例,曾经的周天子理应有‘德’。”
“那么,他们为何不能号令天下诸侯?反而是我大秦,取得儒家的天下,长兄想过吗?”
‘天子,惟有德者居之’,这句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