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尘熄界。他“看”到了那弥漫在整个世界的、极其微弱却无比纯粹的情感灵光,如同初生朝阳下的薄雾。他也隐约感知到了那梦境源头——那片干涸的银色海床和破碎祭坛的虚影。
“这不是攻击,”林皓沉吟,“这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呼唤和融合。它的本质,似乎是‘情’之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甚至比我们掌握的更古老、更本源。”
但这也意味着未知。任由其发展下去,这个小小的尘熄界会变成什么样?整个万界的情感平衡会否被打破?是否需要干预?如何干预?
就在林皓陷入沉思时,他手中的青灯再次发生了奇妙的变化。灯焰中,那些原本映照万界的景象忽然模糊、旋转,最后凝聚成两个清晰的光点。那光点的气息,他永生难忘——是许青山和玥晴那半玉道种的纯净气息!
光点并未说话,只是传递出一段温暖而模糊的意念,如同春风拂过心田:“观察……引导……而非禁锢……情感……如水……自有其道……”
意念消散,青灯恢复原状。
林皓怔在原地,良久,长长舒了一口气。他明白了道尊和仙子的意思。对于这新生的、未知的情感力量形态,不应简单地去压制或控制,而应怀有敬畏之心去观察和引导,相信情感自身流动与成长的力量。
他立刻联系了苏婉,改变了之前的指令:“暂不干预,留守观察,尽可能记录梦境内容及其对生灵的影响,与当地人多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尤其是,注意是否有……痛苦或混乱的迹象。”
他又找来了星尘和石猛。星尘对这个新发现表现出了极大的科研热情,认为这是研究情感本源现象的绝佳机会。石猛则感知后表示,这股力量与那被封印的灰色石头同源却不同质,更像是一体两面,一者趋向吞噬与占有,一者趋向连接与共生。
于是,一场静默的观察在尘熄界展开。苏婉和她的队员们化身为普通的旅人,融入当地生活。他们看到,随着梦境次数的增多,尘熄界的人们之间关系变得愈发融洽,冲突减少,互助增多。甚至有些年迈体衰者,在梦境之后身体竟奇迹般好转,仿佛情感的通达滋养了肉身。
然而,变化总伴随着涟漪。过于敏锐的共情力,也让一些人感受到了他人内心深处隐藏的痛苦与悲伤,陷入了情绪的低谷。更有甚者,一对情侣因能过于清晰地“感知”到对方偶尔一闪而逝的对旁人的欣赏之意而爆发了剧烈的争吵,几乎决裂。
情感的力量,无论其形态如何,终究是一把双刃剑。
这一切,都被详细记录,传回同心城。
林皓意识到,单纯的观察或许还不够。尘熄界的生灵获得了力量,却并未准备好如何驾驭它。他们需要引导,需要理解这力量的来源与本质,更需要学会如何与这份力量共处。
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在尘熄界建立一座小小的“同心别苑”,并非为了轮回,而是作为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场所。他将派遣善于沟通和引导的修士前往,与当地人分享万界中关于情感修行的智慧与教训,同时也向他们学习这种古老而纯粹的情感连接方式。
这个消息在尘熄界引起了轰动。对于这个平凡的世界来说,来自“天外”的、传说中的修道者的到来,并要传授与情感相关的知识,简直是神话照进现实。
而在遥远的寂灭星海,枢星的主控台上,一份来自星尘的、标注着“绝密·情感本源观测初步报告”的数据包正在闪烁。枢星的手指在“删除”与“归档”之间犹豫了片刻,最终将其移入了一个加密极深的文件夹。他冰冷的电子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名为“好奇”的微光。
同心城的故事,从未局限于一座城。它如同轮回井中漾出的涟漪,正在不断扩散,触及更多未知的领域与生命形态。许青山和玥晴的祝福,以另一种方式,在更广阔的宇宙中回荡。
月光依旧温柔,照耀着同心城,也照耀着那个正在悄然改变的、名为尘熄界的小小世界。未青灯阁的夜晚,总是弥漫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