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呢,我们还得想办法从社会上招募到那些对中医有兴趣,并且又有天赋的青年才俊啊。”
“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最优秀的郎中,从而充分发挥那些高品质药材的药性啊。”
“小何,你说得对,可是郎中的培养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啊。”
“这不仅需要有名师的指点,更需要本人具备这方面的天赋才行啊。”
“所以啊,我们得好好想想,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才好呢?”娄炳成提问道。
就在此时,何雨柱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绝妙的主意,他急忙开口说道:“爸,我有一个好主意,您看这样行不行?咱们以御善堂的名义在香江开办一所中医大学,您觉得如何?”
娄炳成听到这个提议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连忙追问道:“小何啊,你快给我讲讲这所大学具体该怎么个开办法呢?”
何雨柱胸有成竹地回答道:“首先,我们得先去打听一下赤霞国和香江各地最有名的郎中,然后派专人去跟他们接触,了解一下他们是否有意愿来咱们这所大学里面任职。”
他顿了顿,接着说:“不过呢,可能会有一些郎中,他们身上的医术都是家里几代人流传下来的,所以可能不太愿意将自已的医术拿出来传授给别人。”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设计一套完善的制度,来消除他们的顾虑。”
“比如说,对于那些愿意来学校教授别人医术的郎中,除了每个月应得的薪水之外,他们在御善堂坐诊时的诊费将全部归他们个人所有,而咱们御善堂则主要依靠卖药来盈利。”
“凡是他们教授出来的学生,如果出师后选择留在御善堂工作,那么御善堂会额外提供给老师学生徒工资的 5%作为对他们的奖励。”
“这不仅是对老师们辛勤付出的认可,也是对他们教学成果的一种肯定。”
“当然了,学生的坐诊诊费可就没有不能全部属于个人,学生只能拿走90%,给老师之外的5%则是御善堂的收益。”
“而且这份来自徒弟的收益只要他的徒弟还在御善堂工作,那就不会停止。”
“这意味着老师们可以长期受益于自已培养的优秀人才。”
“即使这些老中医不在了,他们的后人也可以继续享受这份收益,这无疑是对他们家族的一种支持和鼓励。”
“那要是他们教出的学生从学校毕业之后,不选择在御善堂工作,而是自立门户呢?”娄炳成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爸,咱们御善堂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进来的,必须是最优秀的学生才能进入到御善堂工作。”何雨柱解释道。
“对于那些不能进入御善堂的学生,大学将他们在大学上学期间缴纳的学费的 10%拿出来成立一个基金会,用来专门奖励教授知识的老师们。”
“这样一来,无论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如何,老师们都能得到一定的回报,同时也能激励老师们更加用心地传授知识。”
“大学的老师除了教授学生知识并获得相应的收益外,还有一个额外的赚钱途径,那就是将自已研发的药方交给御善堂来进行销售。”
“御善堂会根据药品的销售利润,按照一定比例将其中的 1%交给药方的发明人。”
“而且,只要御善堂继续使用这个药方进行制药,那么药品销售利润的分成便会一直持续下去,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中断。”
“哪怕后期御善堂对药方进行了重大改进,也不会影响药方发明人应得的收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收益并不会因为药方发明人的离世而终止。”
“相反,它可以由发明人的后人继承,继续享受这份收益。”
听到这里,娄炳成不禁笑了起来,说道:“小何啊,你这可真是个好主意!这样一来,学校的老师们都相当于成为了咱们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