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便携式应急灯惨白的光线,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切割开腔室的黑暗,勾勒出乔林奄奄一息的轮廓。他躺在冰冷、微微蠕动的菌毯上,胸腔的起伏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每一次吸气都带着血沫摩擦气管的细微“嘶嘶”声,每一次呼气则如同破旧风箱的最后挣扎,带着生命即将燃尽的不甘。浓重的血腥味和地下特有的霉腐气息混合在一起,令人窒息。
张澜跪在他身边,迷彩服上已沾满血污和泥泞。她的动作迅捷而沉稳,仿佛一台精密仪器,不受周围压抑环境的影响。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推注强心剂、加压包扎可见的出血点……同时,便携式生命体征扫描仪发出规律的“滴滴”声,将乔林体内触目惊心的损伤数据呈现在小小的屏幕上。那台被他至死紧握的破损记录仪,已被技术兵王磊小心取下,正尝试用便携终端连接读取,屏幕上的数据流闪烁不定,如同乔林摇曳的生命之火。
“多处肋骨骨折,左侧张力性血气胸,脾脏疑似破裂大出血,左臂肱骨开放性骨折,严重脱水与血液感染……”张澜语速极快地汇报着,声音在寂静的腔室中显得格外冰冷而清晰,每一个医学术语都像重锤敲在队员们心上,“生命体征极不稳定,血压持续下降。必须立即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减压和更高级的生命支持,否则……他撑不过二十分钟。”她抬起头,看向顾锦城,眼神明确——时间,是此刻最奢侈的东西。
顾锦城蹲在一旁,目光沉凝如水,仿佛要将地面看穿。乔林的出现,以及他拼死带来的“育婴室”情报,像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深潭,激起了更巨大的波澜和迷雾。这情报的价值无法估量,可能直接关系到“影刃”失踪的真相,甚至整个人类阵营对地底威胁的认知。但同时也意味着更沉重的负担和更不可测的风险。带上一个生命垂危的伤员,穿越这段已知和未知危险并存的地下通道,无疑会极大拖慢队伍速度,增加暴露和遭遇袭击的概率,甚至可能将整个小队拖入绝境。
“队长……”副手赵强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艰涩,“我们的补给和体力……带着重伤员,通过B路线的风险系数会飙升至少百分之两百。”他的意思很明显,在这种极端环境下,理性有时需要做出残酷的取舍,为了多数人的生存,牺牲个体是战场上不成文的规则。他的目光扫过那些被安置在简易担架上、依旧昏迷不醒的“影刃”队员,他们同样是沉重的负担。
顾锦城没有立刻回答。他的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左臂伤口在宋墨涵远程灵能疏导后虽然不再失控,但持续的、钻心般的剧痛仍在啃噬着他的意志和体力。他抬眼,目光逐一扫过队员们——经历了连番苦战,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依旧坚定。最后,他的视线落回乔林那张被血污、尘土和绝望覆盖的年轻脸庞上。这不仅仅是一个同胞,一个战友,更是一个可能掌握着扭转战局关键信息的“信使”。放弃他,等同于放弃可能存在的、拯救更多人的机会,也等同于背弃了身为军人和队友最基本的誓言。
(扩写部分:人物内心挣扎与团队互动)
记忆的碎片瞬间闪过顾锦城的脑海——初入侦察连时,老连长在国旗下嘶吼的誓言:“绝不抛弃!绝不放弃!”;上一次任务中,为掩护他撤退而永远留在废墟里的战友……每一个生命都重若千钧。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左臂的剧痛和内心的波澜,声音不高,却带着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力道,瞬间驱散了队伍中那一丝因现实考量而产生的犹豫空气:
“执行B计划,带上他!我们是来救人的,不是来当刽子手的。”他看向张澜,“张军医,尽你所能,维持他的生命,我需要他活着开口说话!”接着转向赵强,“赵强,调整队形,前出侦察组扩大警戒范围至三百米,启用动态感应器。林琅,灵能感知聚焦,优先确保我们前方路径安全,尤其是菌毯活性异常区域。其他人,协助王磊,用高强度复合材料制作一副更稳固的担架,分担负重!把乔林同志固定好,不能再造成二次伤害!”
“是!”整齐划一的低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