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破障”行动的倒计时数字,在指挥中心的屏幕上,最终无情地归零。营地内,空气仿佛被瞬间抽干,压缩成一种近乎实质的寂静,沉重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随即,这寂静被引擎低沉的咆哮与“龙焱”突击队整齐划一、如同精密机械啮合般的脚步声悍然撕裂。顾锦城立于队首,身形挺拔如松,在登上装甲运兵车前的那一瞬,他最后回望了一眼医疗区的方向。那里,灯火通明的窗户后,宋墨涵的身影已消失在严密防护的门内。他深吸了一口混合着金属锈蚀、潮湿尘土与若有若无硝烟味的冰冷空气,眼神中最后一丝属于个人的波澜被彻底冰封、剥离,取而代之的,是“龙焱”突击队队长独有的、淬炼于无数生死边缘的绝对冷静与鹰隼般的锐利。
“出发!”命令透过骨传导耳机,简短、清晰、有力,敲击在每一位队员的鼓膜上。没有多余的动员,小队成员如同融入浓稠夜色的活体利刃,携带着冰冷的杀意与坚定的使命,向着那片吞噬光明的废墟深处,悄无声息地进发。
**\* \* \* \* ***
医疗核心区内,宋墨涵将所有的担忧与牵挂死死摁在心底最深处,仿佛将它们锁进了一个无形的保险箱。她知道自己必须心无旁骛,此刻,她的战场就在这里,面对的是屏幕上汹涌的数据狂潮。老刘实验的失败,那些曾经令人绝望的能量反扑轨迹,此刻在她眼中,却如同迷宫墙壁上留下的刻痕,正一点点揭示着通往出口的路径。
“林工,”她接通技术部门的内部线路,语速快而清晰,“我需要你重新建模分析老刘体内能量反扑瞬间的频率特征,特别是过载峰值前后的波形畸变。我有一个初步推断,这种基于‘生物编码晶体’的防御机制,并非完美无瑕的永动机,它可能存在一个极短的‘逻辑校验间隙’或说是‘模式切换延迟’。”
林浩的声音几乎立刻响起,带着熬夜的沙哑,却难掩兴奋:“收到!宋博士,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我正在构建它的能量响应模型,这玩意儿就像一台拥有超强算力但固化了防御程序的生物计算机。再严密的防火墙,在处理特定序列、高频变向的指令流时,也必然会出现瞬间的迟滞!如果我们能精准捕捉到那个间隙,用间断性的高频脉冲进行‘欺骗性’干扰,或许就能在它的防御网上撕开一道口子!”
这一刻,隔着冰冷的通讯线路,两人的思维再次同频共振,仿佛跨越了学科的壁垒,在精神的层面紧密协作。宋墨涵凭借其医学和生物学直觉提出大胆假设,林浩则用物理模型和信号分析进行严谨验证与模拟。这是绝境之下,人类智慧火花的激烈碰撞与融合。
就在这时,医疗区入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压抑的痛哼。一名新的伤员被送了进来——并非受到精神同化感染,而是在外围执行警戒任务时,不慎被一块从废弃机械上崩落、边缘带着微弱磷光的奇异金属碎片划伤了手臂。伤员是个年轻的工程兵,名叫小王,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伤口不大,但情况诡异:创口边缘的血肉呈现出不自然的灰白色结晶化,并且这种结晶化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极其缓慢却坚定地侵蚀着周围的健康组织,伴随着一阵阵让小王额头沁出冷汗、牙关紧咬的神经剧痛。
“是那种晶体的物理接触性感染!优先级隔离!”一位经验丰富的护士立刻判断,下意识地就要启动隔离程序。
“等一下!”宋墨涵快步上前,举手制止。她俯身仔细观察着伤口,脑中灵光骤现,“先不要进行常规清创!林工,立刻捕捉并分析这块碎片上残留的能量信号频率特征!这可能是一个绝佳的、低风险的体外实验模型!”
她小心翼翼地用特制工具采集了伤口边缘的组织样本和晶体残留物,迅速交给助理通过气动管道送往技术部门。同时,她没有任何迟疑,立刻调动旁边处于待命状态的低功率波谱发射仪。基于对老刘体内能量反扑模式的深入分析,她大胆地跳出了持续照射的思路,将发射仪参数调整为极短脉冲模式,设定为远高于持续照射时的瞬时功率,但每次发射持续时间仅为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