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顾锦城的叙述不再是单纯的词语堆砌,而是带着颤抖的气息和断续的肢体语言,仿佛每一个字都是从泥泞的恐惧中艰难拔出。他描述着那“铁锈混合着硝烟”的独特气味,并非弥漫空中,而是附着在潮湿的苔藓上,需得贴近了才能嗅到那丝陈旧的死亡气息。而“不规则的凿痕”,他无意识地用指尖在床单上划动,“……很深,边缘粗糙,不像是机械,倒像是……某种急于求成的徒手作业,带着一种绝望的潦草。”
这盏在黑暗记忆迷宫中被重新点燃的灯,虽然微弱,却精准地照亮了方向。
宋墨涵飞速记录,笔尖几乎要划破纸页。她不仅记录词汇,更记录下他描述时的微表情和肢体动作,这些同样是解开记忆锁链的关键碎片。
林念初和陈子锋很快赶到,听到宋墨涵复述的细节时,两人眼中同时闪过锐利的光芒。
“苔藓!”陈子锋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闪烁着科学探究的兴奋,“特定的苔藓种类是极佳的环境指示器。铁锈硝烟味……这暗示可能曾有金属构件锈蚀,或者地下水携带了特殊的矿物质甚至化学残留物。分析苔藓的物种和代谢产物,可以反推入口区域的微气候、水质成分,甚至可能判断系统维护的周期——如果那里长期无人维护,苔藓的生态会呈现特定演替阶段。”
林念初紧接着补充,她的声音冷静而清晰:“那些凿痕。如果是绝望下的徒手开凿,说明那条路径可能是在极端情况下仓促完成的,其隐蔽性和稳定性存疑,但也正因如此,它很可能完全偏离了主系统设计的防御逻辑,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盲区’。老顾能注意到这些,说明他当时虽然身处险境,但观察本能并未丧失。关键是,他后来是如何利用这些发现的?”
新的线索赋予了治疗前所未有的明确目标。陈子锋立刻调整了神经认知映射方案,不再仅仅追求记忆画面的清晰度,而是着重于将顾锦城的碎片化感官记忆(那独特的气味、岩壁的湿冷触感)与潜在的空间记忆(狭窄带来的压迫感、凿痕的粗糙质地)进行精细的关联与整合。
这个过程愈发深入,也愈发残酷。顾锦城必须一次次在深度催眠和药物诱导下,“回到”那片吞噬了他战友、也几乎吞噬了他的黑暗之地。他不再是旁观者,而是重新成为那个在绝境中挣扎的参与者,在意识的深渊里,打捞那些被大脑出于保护而刻意掩埋、甚至粉碎的细节。
一次高强度诱导治疗后,顾锦城陷入了短暂的昏睡。但他睡得极不安稳,眉心紧蹙,仿佛承受着无形的重压,额头上布满冷汗,喉间溢出压抑的、如同受伤野兽般的低吼。宋墨涵用温热的毛巾细致地为他擦拭,动作轻柔得仿佛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又像是在拭去他灵魂战场上沾染的尘埃。看着他即使在睡梦中依旧紧绷的下颌线和时而抽搐的手指,她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呼吸困难。这不是生理层面的疼痛,而是他的精神核心正在与过往的恐怖进行惨烈搏杀的外在显影。
就在这时,病房门被轻轻推开,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来人穿着笔挺的常服,肩章显示着不低的军衔,年纪与霍雷霆相仿,但气质更为冷峻内敛,如同一柄敛于鞘中的军刺,锋芒尽藏,却更显危险。他是“龙焱”特种部队另一位核心负责人,负责情报与战术分析的副队长,代号“暗影”的陆峻。他与顾锦城是多年搭档,无数次在枪林弹雨中背靠背作战,是能将性命毫无保留托付给对方的生死兄弟。
陆峻对宋墨涵微微颔首,目光便牢牢锁在沉睡的顾锦城身上。那双看惯了生死、洞察过无数阴谋诡计的眼睛里,此刻翻涌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关切,有痛惜,但更多的,是一种亟待分享却又沉重无比的责任感,仿佛他正携带着一个可能加剧顾锦城负担,却又不得不说的秘密。
“宋医生,”陆峻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连日熬夜分析和担忧留下的疲惫印记,“老顾情况怎么样?”
“刚做完深度记忆诱导,精神消耗很大,很疲惫。但是,陆副队,我们有进展了。”宋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