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作战指挥中心内,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实体,沉重得压得人喘不过气。巨大的全息电子沙盘上,代表着顾锦城小队的七个绿色光点,正以一种近乎悲壮的执着,沿着预设路线,坚定不移地向着矿道深处那片被周伟博士用刺目猩红高亮标注的“B级高危采空区”核心移动。然而,旁边代表通讯状态的图标,却持续闪烁着令人心悸的黄色警告,如同垂死病人不规则的心跳。
“干扰源呢?还没定位?通讯班的人是睡着了吗?!”一位肩扛大校军衔、面容刚毅的指挥官陈涛,脸色铁青,布满老茧的拳头重重砸在合金控制台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让周围技术军官的心都跟着一颤。技术军官们额头上沁出细密的冷汗,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几乎舞出了残影,一串串指令代码飞速滚动,试图穿透那层无形的屏障,但公共频道和加密频道里传回的,只有滋滋啦啦、仿佛恶魔低语般的电流噪音,彻底吞噬了来自地底的声音。
“报告指挥官!”通讯班长猛地站起,声音因紧张而干涩发紧,“已确认干扰源为‘秃鹫’集团惯用的‘幽影-7’型高功率便携式频谱干扰仪!信号特征匹配度98%!对方采用了多点分布式布设,位置极其隐蔽,且可能在移动,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排除干扰!”
绝望的情绪如同瘟疫般在指挥中心蔓延。无法联系,就意味着无法预警,无法指挥,地下的小队如同被蒙上了眼睛投入狼群的猛虎,再强悍也危机四伏。
“砰——!”
就在这时,指挥中心那扇厚重的军用防爆门被一股巨大的力量从外面撞开,冰冷的空气裹挟着一道白色的身影如同失控的列车般冲了进来。是宋墨涵。
她显然是一路狂奔而来,原本梳理整齐的发髻早已散乱,几缕被汗水浸透的黑发黏在苍白得毫无血色的脸颊和脖颈上。她肺部如同破风箱般剧烈起伏,火辣辣的疼痛让她几乎无法呼吸,一只手死死撑着膝盖,才勉强不让自己瘫软下去。另一只手则高高举起,手中紧紧攥着那张已经被汗水微微濡湿、边缘有些卷曲的矿区结构图,上面周伟博士用红色标记笔圈出的区域,此刻看来如同一个滴血的伤口。
“指……指挥官!”她用力吸进一口冰冷的空气,强迫几乎痉挛的声带发出声音,那声音因极度的恐惧和焦急而尖利变形,刺破了指挥中心的凝重,“B区!B区下方不是普通空腔!是……是早期掠夺式开采留下的巨大空洞,支撑柱被非法爆破拆除,结构……结构已经脆弱得像一张纸!绝对不能……绝对不能让他们在那边交火!任何稍微剧烈一点的震动,哪怕是单兵手雷的爆炸,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会导致全面塌陷!那是……活埋!”
她的出现和这番石破天惊的呼喊,像一块巨石投入死寂的深潭,瞬间吸引了所有目光。指挥官陈涛锐利如鹰隼的目光立刻扫了过来,带着惊疑、审视,以及一丝被挑战权威的不悦。他认识这位宋医生,基地里医术精湛、性格却有些疏离的冰山美人,此刻如此失态,绝非无的放矢。
几乎同时,站在陈涛侧后方,一直沉默观察着沙盘的那个穿着合体深色作战服、身姿挺拔的男人——作战参谋林枫,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眉头。他眼神深处闪过一丝极快的不耐与阴鸷,但立刻便被一种程式化的冷静所覆盖。他上前一步,挡在了宋墨涵和指挥官之间半个身位,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开口道:
“宋医生,你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这里是作战指挥中心,请你冷静。关于B区的地质情况,周伟博士的助手确实在行动前提交过一份风险评估报告,指出存在‘潜在不稳定因素’。然而,地质数据的解读往往存在多种可能,我们现有的技术手段无法百分百精确模拟地下数千米的实时状态。不能仅凭一位……受惊过度学者的‘极高概率’推测,就轻易否定经过反复推演的既定战术方案。”他微微侧身,面向陈涛,语气加重,“指挥官,A-7小队已经深入敌后,临时改变路线风险巨大,可能遭遇伏击,也可能错过最佳行动时机,导致任务彻底失败。这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