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雪山下的无声承诺
隔离舱内的时间,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拉伸、凝滞,每一秒都承载着千钧重量。空气中只剩下生命体征监测仪规律而冰冷的“嘀嗒”声,以及宋墨涵自己几乎屏住的呼吸。她紧紧握着顾锦城的手,那双曾经稳定、有力,能轻易驾驭最精尖武器也能为她拂去肩上雪花的大手,此刻却冰冷而绵软。她将自己的体温,一点一点,固执地渡给他,仿佛这样就能驱散他体内盘踞的寒意。
掌心传来的微弱指动,如同溺水者终于触碰到浮木,虽轻微,却瞬间击穿了宋墨涵连日来用钢铁意志筑起的堤坝。焦虑、恐惧、以及在绝望边缘倾尽所有的呐喊所带来的虚脱感,如同退潮般缓缓散去,被这股细微却真实的生命暖流所取代。她没有动,只是静静地坐着,像一尊历经千年风霜仍坚守在海岸边的礁石,任凭内心曾如何波涛汹涌,面向他的姿态,始终温柔而坚定,仿佛在无声地宣告:我在这里,我一直在这里。
观察窗外,高战司令刚毅的脸上难得地显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弛。他转向林浩然和苏婉,声音低沉却清晰:“最危险的关口暂时过去了,但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林博士,苏博士,这里交给你们。保持最高警戒等级,那个‘东西’……”他目光锐利地扫过主控屏幕上那个静默的X印记,“……绝不会轻易放弃。”他又看向一旁新来的专家陈锐,“陈博士,你的分析很及时,继续深挖数据,我们需要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以及它想要什么。” 交代完毕,高战便带着陈锐悄然离开,将项目的重心,从惊心动魄的紧急抢救,转入更为精细、也更为莫测的观察与守护阶段。
主控室内,气氛依旧如拉满的弓弦。屏幕上,代表顾锦城自身意识的C-01波段稳定地起伏着,虽然振幅较正常偏弱,却节奏清晰,如同重伤后疲惫却平稳的呼吸。而那个X-未知印记,在经历了一阵对“锚点”情感频率的、近乎完美的模仿波动后,并未发动预期中的反扑,而是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静默观察”状态。其能量波纹规律性地脉动着,仿佛一个刚刚获得新玩具的孩童,正带着好奇与探究,小心翼翼地解析着刚刚捕获的、名为“人类情感”的陌生信息。
“它不是在对抗,而是在……学习。”苏婉盯着屏幕上那奇异而规律的波纹,语气中混合着科研人员的惊叹和一丝隐隐的恐惧,“它在学习人类情感共鸣的‘语法’和‘词汇’。林博士,这种情况,在‘潜渊’项目封存的所有S级档案中都未曾记载。我们面对的可能不是简单的能量残留。”
林浩然面色凝重如铁,手指在控制台上无意识地敲击着,这是他陷入深度思考时的习惯动作。“这意味着我们唤醒的,可能不仅仅是一股野蛮的能量,更是一个具备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初级智能,或者至少是拥有极强环境适应与模拟能力的‘存在’。宋医生创造的‘情感锚点’奇迹,为我们争取了时间,但也可能……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 他顿了顿,看向苏婉,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机遇与风险,从未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是的,”苏婉接口,眼神锐利如手术刀,“如果能破译它学习情感的机制,或许我们能找到与之‘沟通’,甚至引导它的方法,而不是陷入无休止的、可能伤害到顾队长本体的对抗。这对彻底解决顾队长的问题,乃至对整个项目理解‘深水区’的本质,都可能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前提是,”林浩然的声音低沉下去,“我们能控制住这头刚刚被‘情感’唤醒的、意图不明的野兽。加强所有监测节点的灵敏度,尤其是对顾队长边缘系统和前额叶皮层的监控。任何细微的情绪波动,无论是喜悦、悲伤还是恐惧,都可能成为那印记新的刺激源或……养料。”
就在这时,陈锐去而复返。他手中拿着刚刚初步整理的分析报告,步履平稳,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林博士,苏博士,”他声音平静,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我对刚才‘锚点’生效瞬间的神经信号与能量场耦合数据进行了初步建模分析。有一个发现,可能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