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无声的守望与心跳
岩洞外的雨幕已从倾盆之势转为缠绵的细丝,不再是砸落在地面的狂暴鼓点,而是如同笼罩天地的沙沙低语,为黎明前的黑暗蒙上一层潮湿的纱帘。天际那丝倔强的鱼肚白正顽强地渗透进来,缓慢地驱散着夜色。林间弥漫着破晓前特有的气息——湿润的泥土腥气与植物被雨水洗涤后的清甜混合在一起,吸入肺中带着微凉的清醒。
顾锦城锐利的目光扫过整装待发的四名队员,无需多余言语,一个简单的手势,侦察小组便如同五道融入夜色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滑出岩洞,迅速消失在东南方向被雨水浸透的密林深处。岩洞内,气氛在瞬间的凝滞后再次绷紧,却井然有序。副队长迅速接替指挥权,低沉而清晰地分配着岗哨和防御任务,确保这个临时庇护所在主力侦察期间固若金汤。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龙焱”基地地下深处,某生物医学实验室。
这里灯火通明,恒温恒湿的环境与外面潮湿闷热的世界截然不同,恍如白昼。宋墨涵站在巨大的全息投影前,身影在流转的数据光芒映照下显得有些单薄。投影上,几条关键的曲线和光点无声地跃动——那是顾锦城小队成员的生命体征趋势图、林皓现场检测的简易毒素浓度波动曲线,以及那片死亡雨林的卫星云图和能量场残余模拟图。她的目光沉静如水,紧紧锁定在代表顾锦城和侦察小组的那几个微弱却稳定移动的光点上,仿佛要将自己的意志透过这遥远的距离传递过去。
她白皙的脸上带着连续高强度工作留下的疲惫印记,眼下的淡青色阴影难以掩饰。自从顾锦城小队失联又奇迹般重新建立微弱连接后,她就几乎未曾合眼。大队长高战来过几次,看着屏幕上移动的光点,又看看她,最终只是沉默地拍拍她的肩膀,留下一句“注意身体,他们是最好的”,便转身离开。他明白,此刻任何劝慰都显得苍白,只有确凿的数据和解决方案才能真正支撑住这位顶尖科学家,也支撑着前方队员的生命线。只有宋墨涵自己知道,支撑她的,不仅仅是职业责任和对未知科学的探求,更是那份深植于心、难以言说、却在每一次心跳共鸣中愈发清晰的牵挂。
“宋博士,高空无人侦察机已进入预定轨道,三十秒后进入可连接窗口。”一个清冷而利落的女声在一旁响起,打破了实验室的绝对寂静。说话的是陈澜,基地信息分析中心新调来的年轻专家,专精于异常能量场解密与大数据建模。她留着齐耳短发,眼神锐利如鹰,此刻正坐在复杂的控制台前,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化作一片残影,监控着数据链的状态。她是宋墨涵此次紧急分析任务的重要搭档,两人虽共事不久,却因同样严谨甚至苛刻的专业态度,在短时间内建立了高效的默契。
“收到。准备接收林皓少校的原始样本数据包,优先级最高。这是我们能否揭开这诡异毒素面纱的关键。”宋墨涵的声音平稳,听不出丝毫波澜,但微微抿紧的唇线和下意识握紧置于控制台边缘、指节有些发白的手,泄露了她内心的紧张与期待。她必须抓住这短暂的三分钟连接窗口,将林皓在死亡前线冒着生命危险采集的原始样本数据完整接收回来。这些数据,可能蕴含着毒素源头、传播机制乃至破解方法的最终答案。
“数据链连接建立……信号强度稳定……数据包开始接收,传输速率符合预期。”陈澜冷静地汇报着,主屏幕上代表着数据流的进度条开始缓慢而坚定地向前移动。
宋墨涵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将几乎要溢出胸膛的担忧压下,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开始涌入的初始数据流上。她知道,此刻的顾锦城正身处那片吞噬生命的雨林,每一步都可能踏足未知的险境,任何一丝来自后方的延迟或错误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她不能分心,必须成为他最可靠、最敏锐的后盾,用她的知识和洞察力,为他,为他们,在迷雾中劈开一条生路。
……
雨林中,能见度依旧很低。顾锦城抬起手臂,拳头紧握,身后四人瞬间停止前进,如同雕塑般凝固,迅速呈扇形防御队形散开,枪口指向各自负责的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