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康复训练与生死考验
萧沉带来的情报像一块沉重的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顾锦城心中激荡起层层波澜。这份情报不仅证实了"血隼"组织仍在边境活跃,更暗示了一年前那场任务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的阴谋。康复训练不再是单纯的身体修复,更平添了几分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那个模糊的河边符号,如同卡在记忆齿轮里的一粒沙子,带来持续不断的、细微却无法忽视的涩痛感,催促着他必须更快、更强。
训练强度在安全阈值内被不断提升。宋墨涵的监测也愈发精细,她不仅要关注顾锦城肌肉的激活程度、神经信号的传导速度,更要时刻留意他情绪与意志力的消耗。作为心理医生出身的康复专家,她比谁都清楚,身体的创伤可以愈合,但心灵的创伤若处理不当,将会成为永远无法逾越的障碍。
这天清晨,顾锦城在进行新一轮的极限平衡训练时,右脚踝旧伤处传来一阵撕裂般的剧痛。这疼痛来得突然而猛烈,带着熟悉的灼热感,瞬间将他拉回一年前那个雨夜——子弹穿透防弹衣的冲击,队友们惊慌的呼喊,还有那个在月光下一闪而过的神秘符号......
"小心!"宋墨涵的惊呼将他从闪回中唤醒。
顾锦城身体猛地一晃,眼看就要从晃动的平台上摔下。一直全神贯注守在一旁的宋墨涵脸色骤变,几乎是本能地,一个箭步上前。她没有选择用身体去硬接——那可能会对顾锦城造成二次伤害——而是精准地用手臂垫在他失衡重心的一侧,同时另一只手迅速按下平台的紧急制动按钮。
"呃......"顾锦城闷哼一声,大半重量压在宋墨涵纤瘦却异常稳定的手臂上,得以安全地滑坐到训练垫上。汗珠顺着他的鬓角滚落,脸色因疼痛和瞬间的肾上腺素飙升而有些发白。
"别动,让我看看。"宋墨涵的声音依旧冷静,但语速比平时快了几分。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托起他的右脚踝,手指轻柔却专业地按压检查着踝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群。她的指尖能感受到他肌肉的紧绷,那不是单纯的生理反应,更像是一种创伤后应激的防御机制。
"不是结构性损伤,"她很快做出判断,抬头看向他紧蹙的眉头,语气笃定,"是深层筋膜在强度刺激下的应激性痉挛。放松,锦城,对抗它只会更糟。"
她示意他平躺,然后从旁边的医疗推车里取出便携的低频脉冲治疗仪。微凉的导电凝胶涂抹在踝关节周围,紧接着是细微的电流刺激感。宋墨涵调整着参数,手指始终轻轻搭在他的小腿上,感知着肌肉的紧张程度。
"想象那股力量是融化的雪水,正在疏通淤堵的河道......"她的声音低柔,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与仪器单调的嗡鸣声交织在一起。
顾锦城闭上眼,依言尝试放松。剧痛在电流和她的引导下渐渐缓解,转化为一种深沉的酸胀。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她指尖的温度和稳定,像锚一样,将他从痛苦的漩涡中牢牢定住。在这一刻,他忽然意识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不知从何时起,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支柱。
训练结束后,萧沉准时出现,带来了最新的情报分析报告。三人围坐在训练室一角的小会议桌旁,气氛凝重。
"我们复核了近一年所有与'血隼'相关的边境监控记录,"萧沉指着平板上的数据图,"发现他们在代号'风蚀峡谷'的区域信号活动最为密集且规律。这个区域,恰好位于一年前你们小队潜入路线的侧翼。"
他调出一张高精度卫星地图,放大峡谷地貌:"这里地形复杂,遍布天然洞穴和废弃矿坑,易于隐蔽和建立临时据点。我们高度怀疑,那里存在一个'血隼'的通讯中继站或物资转运点。"
顾锦城凝视着地图上那熟悉又陌生的沟壑纵横,眼神锐利如鹰。"风蚀峡谷......我们当初侦察时,因为时间关系和地形限制,确实没有深入其核心区域。"他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那个符号......我好像记得,是在峡谷入口附近的一条季节性河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