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亡谷危机
清晨的死亡谷,如同一个酣睡后尚未完全苏醒的巨人,笼罩在一层挥之不去的薄雾中。昨日那场能量风暴的狂躁余威似乎暂时蛰伏于大地深处,但营地中弥漫的紧绷气氛却如同这潮湿的空气,粘稠得化不开。林薇那份关于“意识残留效应”的详细报告,以及顾知行教授团队即将于下午抵达的消息,如同两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位知情者的心头。
宋墨涵很早就醒了,或者说,她并未真正沉睡。身边顾锦城平稳的呼吸声是她此刻唯一的安宁来源,但深入骨髓的职业本能,让她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再次悄无声息地起身,披上外衣,走向医疗帐篷。巡诊的结果印证了林薇的担忧——几名近距离接触过能量核心的士兵,确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症状:梦境频繁且光怪陆离,惊醒后需要耗费比以往更长的时间,依靠个人独有的“锚点”记忆才能勉强稳定心神,甚至有人开始出现短暂的现实扭曲感。她详细记录下每一个细微的临床表现,心中的不安如同藤蔓般滋长。对那个即将到来的、代表着更高权限和未知目的的“专家团队”,她本能地升起了十二分的警惕。
回到帐篷时,顾锦城已经起身,正用单手有些费力地整理着作训服的领口。见到她带着一身凉意归来,他动作一顿,目光在她略显疲惫却依旧清亮的脸上停留片刻,带着不容错辨的关切。
“又去查看了?”他的声音带着刚醒时的沙哑,却异常敏锐。
“嗯。”宋墨涵没有隐瞒,走过去,极其自然地帮他抚平衣领,系上他单手不易扣好的风纪扣。她的动作流畅而专注,仿佛这是再寻常不过的日常。“情况比预想的更复杂,林薇的发现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这种对意识深层的持续性干扰,修复起来需要时间,更需要更精准、更具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我担心……”她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但眼底的忧虑清晰可见。
她的指尖不经意间划过他的颈侧皮肤,带起一阵微不可察的战栗。顾锦城伸出右手,温暖而略带薄茧的手掌覆上她微凉的手腕,力道温和却坚定:“我知道。所以,待会儿的会议,我们需要统一立场,步步为营。”他深邃的眼中闪烁着冷静而锐利的光芒,如同即将步入战场的指挥官,“在我父亲和他带来的团队面前,冰冷、客观的数据和不容辩驳的事实,将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你的临床观察和林薇的心理评估,至关重要。”
宋墨涵重重点头,感受到他掌心传来的、令人安心的温度和力量。此刻,他们不仅是心意相通的恋人,更是即将面对未知风雨、并肩作战的战友。
指挥帐篷里,气氛庄重而略显沉闷。刘教授和几名核心研究人员已经到场,摊开的地图和数据图表上布满了新的标记和问号。林薇坐在稍远的位置,面前摊开着她的心理评估笔记,神情专注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刘教授开门见山,指向地图上一处用醒目红色圈出的区域:“根据我们对昨晚能量风暴残留波动的连夜分析,结合最新的地质穿透扫描数据,我们高度怀疑,死亡谷下方,存在一个极其特殊的、类似‘天然共振腔’的地质结构。但令人不安的是,这个结构……似乎并非完全自然形成。”他顿了顿,环视众人,加重了语气,“它的内部几何形态和能量传导特性,显示出某种……可能叠加了远古文明干预或改造的痕迹。”
帐篷内响起一阵压抑的吸气声。这个结论远超普通的地质异常,意味着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自然奇观,更可能是一个沉睡万古、蕴含着未知力量与潜在危险的远古“装置”。它为何在此?被谁建造或改造?其真正目的又是什么?一系列问题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顾教授团队今天下午抵达,”刘教授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他们带来的设备更先进,研究方向也……更侧重于能量场的‘引导’与‘应用’。” 他的话点到即止,但在场的人都明白其中的深意——顾知行教授的团队,恐怕不仅仅是来“研究”和“保护”的。
紧张的氛围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