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雪山之约
顾锦城那一声模糊却清晰的“掩护……赵……”,如同在沉寂的冰湖下投下的一颗石子,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医疗团队乃至更远的地方。这不仅仅是一个音节,这是一个信号,证明顾锦城意识深处那座关于任务、关于战友的堡垒,并非坚不可摧的禁区,而是有可能被触及和沟通的领域。
政委周卫国在激动之余,展现了其作为政工干部的细致与远见。他并未立即离开,而是与陆北辰博士、林枫教授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深入探讨。基于顾锦城对“赵”的反应,周政委提供了更多关于最后一次任务小组的详细信息。
“当时与顾队一起行动的,除了已知的赵健,还有爆破手王猛,狙击手李剑,以及新加入不久但表现极其出色的通讯兼医疗兵,代号‘青鸟’的女兵,叶晓芸。”周政委语气沉重,“行动细节属于绝密,但我可以透露的是,任务后期遭遇意外强敌,通讯中断,小队被打散。顾队是为了掩护队员撤退,独自引开大部分敌人后失踪的。他最后攥着的那个平板,很可能是‘青鸟’负责的设备,里面或许记录了关键时刻的通讯或情报。”
“青鸟,叶晓芸……”陆北辰沉吟道,“一位女性成员在极端环境下的存在,可能会对顾队长的潜意识产生不同于其他战友的影响。这个信息很重要。”
新的关键人物“叶晓芸”的引入,为破解顾锦城记忆迷雾提供了又一个可能的钥匙。团队推测,顾锦城潜意识中需要“掩护”的对象,可能不仅仅是赵健,或许也包含了这位战友。
治疗策略随之进行了微调。在继续以宋墨涵为“安全锚点”、巩固“家庭”和“情感”记忆的同时,陆北辰建议,可以极其谨慎地加入一些与“青鸟”相关的非关键性元素。例如,在模拟的环境音中,加入经过处理的、非紧急状态下的女性通讯兵汇报频道杂音(由一位女性技术人员模拟),或者在不直接提及任务的前提下,由山鹰或赵健在对话中偶尔带出“青鸟”这个代号,观察顾锦城的反应。
宋墨涵的角色变得更加关键,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她不仅是温柔的唤醒者,更成为了连接顾锦城破碎的军旅世界与温暖家庭世界的唯一桥梁。她需要消化这些新的军事信息,并将它们转化为顾锦城可能理解的情感语言。
一次治疗中,当环境音里隐约传来模拟的、模糊的女性通讯信号声时,监测屏上顾锦城的脑电波出现了不同于听到炮火声的波动模式。是一种更复杂的、混合了警觉、或许还有一丝关切的情绪反应。宋墨涵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她立刻俯身,用平静而确信的声音说:
“锦城,听到通讯信号了吗?是己方的频道。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一切都在控制中。你保护了你想保护的人,现在,轮到我们保护你了。”
她的声音像是最有效的稳定剂,顾锦城微微绷紧的肌肉渐渐放松下来。宋墨涵心中了然,那个代号“青鸟”的女兵,在顾锦城的记忆拼图里,确实占有一席之地。这种了解并未带来嫉妒,反而让她更深刻地理解了丈夫的责任感与担当,那是一种超越了个人生死的、对战友生命的郑重承诺。这种属于军人的纯粹大爱,让她心生敬意,也让她更加坚定要引领他归来的决心。
与此同时,对那个战术平板的深度解析工作也在加紧进行。总部技术专家与医疗团队的信息专家联手,试图从破损的数据中还原更多真相。一段被修复的、更为清晰的语音记录被提取出来。这次,除了激烈的交火声,还能隐约听到顾锦城粗重的喘息声,以及他断断续续、却异常坚定的指令:
“……青鸟…带数据…走!…鹰巢…请求…炮火覆盖…我的…坐标!…重复…覆盖我的坐标!”
这段话,如同惊雷,震撼了所有听到它的人。它清晰地揭示了最后时刻的惨烈与顾锦城的抉择:为了掩护携带关键数据的战友“青鸟”撤离,他选择了自我牺牲,呼叫炮火覆盖自己所在的位置,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份沉重的真相,让团队在肃然起敬的同时,也意识到了新的治疗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