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喜欢在车间里转悠,看见谁累了,就递上一根烟,聊几句家常。
宋书记则是个急性子,说话办事风风火火,那段时间厂里的生产效率倒是提高了不少,可也得罪了不少人。
朱广军是个技术出身的领导,整天对着那些机器设备研究个不停,他主导上了颗粒加工项目,为厂里的转型打下了基础。
段良厂长来了之后,搞了一系列改革,虽然有些措施不太接地气,但也让厂里的管理规范了不少。
孙厂长则是个注重人技术的人,遗憾的是好吃“亏空”,闹得厂里的气氛在他任职期间一点不融洽,可生产上却没什么起色。
我是第六任厂长,刚来的时候,心里其实挺没底的。看着那些比我资历老的工人,看着那些运转了多年的机器,总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我想起老书记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管理一个厂,就像种一亩地,你得用心去琢磨,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施肥,什么时候该除草,只有摸透了它的脾气,才能有好收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