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一样,领导更青睐自己,未来的发展肯定比别人好。
但实际上,这种频繁接触领导的情况,既可能是机遇,也可能是危险。从机遇的角度来说,经常和领导沟通,能让领导更了解你的工作能力和想法,在有重要工作任务或者晋升机会时,领导可能会优先考虑你;
和领导拉家常,还能拉近与领导的距离,让领导对你产生好感,为自己的职业发展积累人脉资源。
可从危险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也容易带来麻烦。
一方面,频繁往领导办公室跑,容易引起其他同事的嫉妒和议论,比如同事可能会说你 “拍领导马屁”“搞特殊关系”,影响你与同事之间的关系,甚至被同事孤立;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能力配不上领导的 “信任”,只是靠频繁接触领导获得机会,一旦在工作中出现失误,不仅会让领导失望,还可能因为之前的 “特殊待遇” 而受到更严厉的批评,甚至失去领导的信任。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在和领导相处时不注意分寸,比如随意谈论其他同事的是非,或者泄露领导的隐私,很容易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断送自己的职业生涯。
所以,在职场中,无论是规避让领导反感的大忌,还是处理与领导的关系,都需要把握好分寸。
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展现自己的能力,也要学会尊重领导、尊重职场规则,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这样才能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话语,总带着一种洞穿世事的通透,一句 “鱼那么信任水,水却把鱼煮了;
树叶那么信任风,风却把树叶吹落了”,道尽了世间关系里的无常与错位。可法师又紧接着点破真相:“其实煮熟的不是水,是火;
吹落的不是风,是季节”,就像我们总以为伤害来自他人,却忽略了根源往往藏在自己心中 ——“我那么信任你,你却把我伤害;伤害我的不是你,而是我的自作多情”。
这份 “自作多情”,本质上就是内心的执念:执念于他人会按自己的期待回应,执念于付出就该有对等的回报,执念于关系能永远如初。
就像有人在感情里掏心掏肺,却换不来真心,便陷入痛苦,却忘了感情本是双向奔赴;
有人在职场上兢兢业业,以为凭能力就能获得提拔,却屡屡受挫,便心生怨怼,却没看清职场晋升远不止 “能力” 二字。
而法师最后一句 “遇见了是要还债,离开了是因为还清了债”,更像是一种温柔的开解:所有的相遇与别离,所有的得到与失去,都有其因果,不必强求,不必纠缠。
所以说到底,人生的痛苦与烦恼,大多源于不肯放下的执念,当你学会放下对结果的强求、对他人的期待,反而能在无常中获得内心的平静,这便是 “放下就是获得” 的真谛。
这份智慧放到职场中,尤其能解开很多人的困惑 —— 比如不少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大领导的认可,大领导甚至在自己的直接领导面前三番五次提及要提拔自己,可直接领导却像 “拦路虎” 一样,找各种借口压着不办。
